首页 理论教育 外包的概念和定义的分析介绍

外包的概念和定义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包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概念和含义有许多不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对于外包的概念,在不同文献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可见,对外包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定论,表述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是指专注核心业务,寻找非核心业务的运行方式。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外包(Outsourc

外包的概念和定义的分析介绍

外包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概念和含义有许多不同。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外包的定义大多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引用较多的定义为:“外包是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对于外包的概念,在不同文献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1990年,美国学者Gary Hamel和Paraharad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首次提出了“外包”这一概念: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而企业自身则专注于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

Loh和Ven Katraman(1992)则把外包定义为:“外部供应商在涉及用户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物质资源或人力资源方面做出的显著贡献。”

Kotabe(1992)提出:外包是“由全球独立供应商向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由独立供应商向企业提供零部件和成品的程度”。

美国Outsourcing Institute(1993)指出:“外包是一种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的企业重新设计。”

Altinkemer(1994)将其定义为:“把一个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职能转包给外部供应商的行为,由供应商代表组织利益进行管理。”

Lei和Hitt(1995)定义的外包为:“依赖外部资源制造零部件和其他价值增值活动。”

Wiilcocksetal(1995)将业务外包定义为:“为获得预期结果,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和相关服务交给第三方管理。”(www.xing528.com)

Grover(1996)则认为外包是:“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职能交给外部服务供应商的实践。”

GreaverⅡ(1998)认为:“外包是一个组织将内部重复发生的活动及决策权通过合同的方式转移给外部供应商的行为。”

Gilley和Rasheed(2000)提出:“外包是从用户到供应商的资产转移,由供应商负责外包业务。”

Heywood(2011)引用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为:“(外包是)将企业内部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职能,连同其相关的资产,转移给一个外部供应商或服务商,由这个供应商或服务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一个规定的但受到限制的价格提供特定的服务。”

Adler(2012)认为,“外包在本质上是供应商在协议期限内以协议价格出租它的技能、知识、技术、服务和人力,来履行客户不再想履行的职能”,“外包提供了潜在的专业化优势”,“广义地说,外包是驱动深化劳动社会分工的一种机制”。

在国内,对于外包的概念有不同的视角,就外包形式而言,外包就是“独立的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产品或部件的活动”;是“公司将内部可以生产的投入品(有形产品、知识产权、服务等)转变为向外部供应商购买”;是“自己可以生产或提供某种服务,却以合同形式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从外包目的来看,金辉、杨帆(2001)等学者认为:外包是企业在立足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整合和利用外部专业资源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从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看,严勇、王康元(1999)提出外包就是“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交由外部承包商去承担,而将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集中于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为顾客提供最大的利益和满足”。戴和忠(2001)认为外包是“企业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能使企业获得绝对优势并能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核心能力上,将内部无法胜任或非优势的业务剥离,转而向外部高效的供应商购买,其理论基础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陈晓敏(2003)认为,外包通俗地讲就是将企业的非核心竞争优势业务包给其他做得好的专业公司做,企业则集中精力做其核心优势业务。魏秀敏、王乃彦则将外包解释为外部资源利用,即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分包给其他企业承担,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这些观点叙述的实质,都是在表述外包业务其实是一种资源整合的有效管理模式,即用最少的投入,充分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王淑云、孟祥茹认为外包是企业在充分发展自己核心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

我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管理学家汪应洛总结说:业务流程外包是指将经营活动中非核心而又不可缺少的业务流程通过网络系统以市场交易的形式外包给其他组织的行为。它产生的最直接解释是“外部寻求资源”,即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出去,把自己做不了、做不好或别人做得更好、效率更高的事交给别人做,这是发包商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发包商竞争适应能力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可见,对外包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定论,表述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是指专注核心业务,寻找非核心业务的运行方式。

从上述各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外包有以下基本特征:外包的内容是可以整合在企业内部的;外包不仅涉及相关的资源转移,而且涉及相关的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外包活动的内容是重复性的,外包活动双方的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购买关系;外包的形式介于完全自制(或完全一体化)及完全外购之间,而外包形式的选择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外包的内容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于是,我们可以将外包概括为:“外包是企业进行业务重构,将可以整合在企业内部的某些业务职能或流程的部分或全部,连同其相关的资源(包括人员)及管理职能,按照一定的合作方式转移给外部产品或服务提供商,由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按照规定的价格和水平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外包(Outsourcing)的定义是:“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