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一代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中国新一代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发、利用和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是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由此诞生。为了纪念这艘船,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建造了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并将其命名为“淞航”号。“淞航”号的船体由26个分段组成。“淞航”号的主体就此形成。2017年3月3日,“淞航”号出坞下水,并被正式命名为“淞航”号。“淞航”号驶往上海母港。首航期间,“淞航”号行程数千里,除完成EK80科研鱼探仪、浅底层

中国新一代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开发、利用和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是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由此诞生。

“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的“淞航”号实习船被摧毁。为了纪念这艘船,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建造了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并将其命名为“淞航”号。

重获新生的“淞航”号配备有先进的捕捞和科考设备,专门用于渔业的科学调查。

“淞航”号的船体由26个分段组成。一块块经过防锈处理的专用钢板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的精确作用下被切割成船体的各个部件。这些部件最终组成“淞航”号的“肌体”:加工完成的船体部件通过焊接、打磨等过程被一块接一块地连接在一起。可以说,如果把造船类比做衣服,那么钢板就是布料,切割就是裁剪,而焊接则是缝纫。

2016年10月,在每个分段完成之后,“淞航”号的建造基地转移到天津新港船厂。这里有起重量为800吨的龙门吊、50万吨级别的船坞。所有参与建造的人员开足马力,不遗余力地拼装分段,直到“淞航”号的雏形显现出来。

“淞航”号拼装现场

2016年12月31日,在两个起重量为800吨的龙门吊的配合下,船艏总段和导流罩总段合拢,船体总装正式开始。船体合拢后,船员舱、驾驶舱等就像搭积木一样在船体上归位。“淞航”号的主体就此形成。

2017年3月3日,“淞航”号出坞下水,并被正式命名为“淞航”号。船舶下水时,一般是船体在高高的船台上顺轨而下,直冲入海。由于现代船舶建造工艺有了巨大改进,“淞航”号的下水改为开闸放水后由拖船拖曳出坞。虽然没了直冲入海的壮观场面,但“淞航”号在海上漂浮移动的场景依然令人激动。

下水后,“淞航”号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和内部装修阶段。尽管“淞航”号主体部分已经建成,但是设备安装调试、内部装修等阶段的工作量依然巨大,仅需要敷设的电缆如变频电缆、高压电缆、低压电缆、双绞线等就有将近200千米。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眼花缭乱的电缆,建设工人们不可以出一点差错。

“淞航”号出坞下水时的亲水时刻

为“淞航”号的建设者们点一个“赞”。

2017年10月26日,“淞航”号在汽笛的长鸣声和鞭炮声中离开天津新港船厂,开启了驶往上海的征程,将由上海海洋大学使用。

“淞航”号驶往上海母港。

“淞航”号主尺度为总长85.00米、水线长81.00米、船宽14.96米、型深8.70米,设计吃水深度为4.95米,结构吃水深度为5.35米,满载排水量为3271.4吨。船舶最大航速为15节(节是专用于航海的速度单位,1节=1海里/小时),经济航速为12节,续航力达10000海里,船舶自持力达60昼夜。“淞航”号为钢质、长艏楼结构、艉滑道船型,设有全景式驾驶室以及柴油机驱动、德国进口垂直式电力推进装置。“淞航”号主要作业方式为中层及底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和灯光鱿鱼钓等3种。“淞航”号可以适应不同渔业资源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为开展不同渔具渔法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淞航”号配备了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调查监控和通用实验室,以及艉部露天甲板调查作业区。除承担上述3种作业任务外,“淞航”号还有如下功能:6000米水文绞车取样调查;通过声学鱼探仪探测鱼群密度、鱼群深度、鱼群移动速度等;通过浮游生物采集网(6000米)进行深海生物采样,并分析不同水深浮游生物组成;通过600米水下机器人对表层鱼群进行集群查看以及水下生物观测;通过CTD(温盐深仪)专业折臂吊进行6000米水深水质采样调查;通过多波束系统探测7000米以内的地貌情况,以便进行海底环境调查研究。(www.xing528.com)

“淞航”号主要承担金枪鱼、鱿鱼、竹荚鱼及南极磷虾等重要远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任务,承担国家有关远洋渔业资源和新渔场开发的任务,承担我国远洋捕捞中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新的作业方式以及渔业高效、节能、生态型渔具渔法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承担大洋环境的观测和公海海域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分析工作,承担大洋深海生物和地质地貌调查研究工作,承担海洋大气环境组成成分研究任务,承担渔业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淞航”号对我国远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走向远洋、走向深蓝、践行“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从海洋渔业大国向海洋渔业强国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更好地完成上述功能和任务,“淞航”号配备有多种先进系统,具体有以下7种:

大气观测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黑炭气溶胶测量仪、船载大气汞测量工作站、海气边界层观测系统、温室气体观测系统、气溶胶质谱仪

水体观测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CTD采样器、表层多要素采样系统、走航式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即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自容式ADCP、甲烷测量仪。

海底探测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EM302多波束测量系统、TOPAS浅剖系统、EA600单波束测深仪。

生物资源调查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系统、水下快速照相系统、大体积抽滤系统、SU93全方位鱼探仪、EK80科研鱼探仪、升降鳍系统、600米水下机器人。

遥感信息接收验证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船载卫星遥感接收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站、海面高光谱测量仪、水下高光谱测量仪、水下多光谱吸收/辐射测量仪。

船载实验室与网络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即甚小天线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北斗卫星通信系统。

甲板设备辅助系统,主要配套设备有:20吨A型吊架、20吨底钢绞纲机、6000米水文绞车、6000米CTD收放吊系统、5吨A型吊架、1500米底栖生物绞车。

“淞航”号上配备的先进设备既能满足开展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分析的要求,也可承担国家相关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新渔场开发的艰巨任务。“淞航”号不仅成为培养海洋复合人才的关键基地和平台,也进一步提升了涉海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2017年11月8日,“淞航”号离开上海芦潮港,开启了首轮科考之旅。首航期间,“淞航”号行程数千里,除完成EK80科研鱼探仪、浅底层拖网、灯光鱿鱼钓、温盐深剖面仪、甲烷测量仪、浮游生物采集网、金枪鱼延绳钓、水下机器人、水下照相系统、水下高光谱投放、中层拖网、深水拖网等多项试验任务外,还完成浮游生物、海洋鱼类、深海水样等多种采样任务以及海底地形测量、海水病毒分析、压载水分析等多项科考任务。2017年12月12日,在寒冷的清晨有一个温暖的消息在传递: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经过35天的航行,返回上海芦潮港,顺利完成首航任务。

“淞航”号拖网试验

“淞航”号灯光鱿鱼钓试验

“淞航”号温盐深剖面仪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