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湖,云是舟,撒下丝网垂金斗。天上走,云里游,画中人家笑声流。渔歌当香饵啊,鱼群追着走……”这首《渔歌》生动地描写了渔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我国海洋水域辽阔,岸线蜿蜒绵延,岛屿星罗棋布,海洋生物资源品种繁多。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渔业技术落后,设施工具破旧,渔民作业主要集中在鱼汛季节,绝大多数的近海渔业资源处于利用不足的状态。
约100年前的香洲渔港朝阳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改造了渔业技术,逐步实现了渔船动力化,并相应建立了渔业港口、基地和冷库等,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近海捕捞业全面发展。
当时,我国按照先恢复后发展的方针指导海洋捕捞业的生产,积极建设国营捕捞企业。经过短期建设,我国渔业逐步恢复,捕捞业得到发展,国营捕捞企业在渔业生产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国家大力扶持占生产主导地位的个体渔民的生产,发放大量渔业贷款和救济金,解决渔民修船补网、增添工具的需求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并在沿海新建和扩建渔港、避风塘、航标灯塔以及气象站等设施,保障渔民生产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开始,海洋捕捞业面临尽快发展的要求。
1953年1月,全国第三届水产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有重点地稳步提高海洋群众渔业生产,开展群众对敌斗争,保护渔场,发展水产业”的方针,部署了三大工作:抓好主要鱼汛生产工作、改进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重视安全生产。该会议要求各沿海地区政府应领导水产、银行、盐务、合作社等单位,建立渔场指挥部,加强东北、华北、华东等海区中小黄鱼、带鱼、大黄鱼、墨鱼在鱼汛季节的生产。
小黄鱼
带 鱼
大黄鱼
墨 鱼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比较困难,对海洋捕捞业投入有限。各单位立足基础,挖掘海洋捕捞业的潜力,优化作业方式,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有步骤地发展新的技术装备,使工具由小型向大型转变,由完全手工操作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转变。(www.xing528.com)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由于加强了海洋捕捞的组织领导,渔业技术、装备有了很大进步,带动了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渔业生产力的发展与渔业资源的潜力大体相适应,海洋捕捞总产量和单位产量不断提高。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严重挫伤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渔民生产情绪低落,海洋捕捞产量连年下降。1962年12月,当时的水产部召开全国水产工作会议,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八字方针,对海洋捕捞业进行调整。除解决社队体制规模、所有制、积累与分配等政策问题外,会议决定大力支援集体渔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加强资源繁殖保护,合理组织捕捞生产,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正当我国渔业生产处于恢复发展之际,1966年,全国掀起“文化大革命”运动,给海洋捕捞生产带来又一次打击。直到20世纪70年代,沿海各地机动渔船发展速度才进一步加快。
1971年,辽宁省獐子岛20马力底拖网作业经验被全面推广。机帆船底拖网作业在全国迅速发展,多数传统的有助于水产资源合理利用和繁殖保护的流、钓作业被淘汰,渔场作业由季节性生产变为常年追捕。渔民大量捕捞产卵和越冬鱼群,盲目发展定置作业,滥捕幼鱼。
底拖网作业示意图
1974年,全国海洋捕捞年产量约300万吨,但经济鱼类资源越捕越少,捕获的鱼越来越小,单位产量越来越低,经济效益下降。
1979年2月,当时的国家水产总局召开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强调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海洋捕捞生产工作重点转移到坚决保护近海资源、加强资源管理、调整近海作业、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上。从此,近海捕捞业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发展时期。
为了解决捕捞作业与资源现状之间的失调问题,我国减少了对资源破坏较严重的作业。1979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拨出1500万元专项事业费,对资金确有困难的予以补助,恢复有利于资源保护的作业。沿海渔区在调整作业的基础上开展渔船技术改造,发展外海生产。调整出成效:1980年的海洋捕捞总产量比1978年下降10%,为281万吨,但是在产量结构上,拖网作业产量减少26%,围网作业产量增加58%,钓渔业产量增加1倍,流网作业产量增加2倍;在渔获质量上,幼鱼和低质小杂鱼数量减少,优质鱼产量增加,使得产值、商品率和渔民纯收入均有所提高。
20世纪70年代嵊山渔场集结的渔船
1983年5月,当时的农牧渔业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开创海洋渔业新局面。会议确定了“近海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积极增殖资源,发展外海生产和开拓远洋渔业”的总原则。我国海洋捕捞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鱼汛旺季的大连湾渔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