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场讨论是一声春雷,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健康思维。这场讨论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建设,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再学习。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阐述,和他对开动脑筋,研究新实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理论的强调,其现实意义更是重大,它不仅直接促成、催化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的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还带来了我国80年代以来理论战线的生气勃勃的气象。就经济理论的研讨来说,1979年初四川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规律问题进行了研讨;1979年4月在无锡召开全国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1981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所有制问题研讨会上提出和讨论了国营企业自负盈亏、公有制多元性与多样性等问题。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以后,进行了有关实行股份制和产权改革等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都是在解放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显然地,真理标准的讨论,促使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促进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的不断深化。
没有立足于实践的理论,就没有胜利的革命实践,这是从当代社会主义充满风云变幻,有成功也有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过辉煌的年代,也经过许多艰辛、曲折,在90年代初以巨大挫败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更是几经曲折,付出沉重代价,由于找不到一些正确的改革的道路,也由于他国的干涉,也在80年代末归于覆灭。苏东国家社会主义的挫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除了种种客观原因而外,主观上在于人们未能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际相结合。不少人思想僵化、照抄照搬,习惯于奉行书本上的社会主义,或因袭他国模式,或是在改革中左右摇摆,未能致力于控制和从事立足于本国实际的“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这就是20世纪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历史性悲剧的思想根源。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国家社会主义遭受大挫败的形势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一枝独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废弃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战略转移,启动了一场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1979年迄今的20年里,中国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改革深入发展,开放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民族加强团结,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十分庆幸的是,我们有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十分清醒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他在“文化大革命”后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冷静地总结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教训,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他以无比的理论勇气,指出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不足和人们附加给社会主义的许多错误论点的危害性。在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他着眼于治本:解决好指导思想问题,即从事适合当代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于当代世界和中国实践,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的不切合当代实际的东西,大胆抛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突破了许多人们不敢逾越的框框,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为我们做出榜样,他把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新的阐明。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阐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突破,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确立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教条的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石。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以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号召全党全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五大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大会。改革要实行攻关,要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取得突破,还要进行配套的改革,全面推进新旧体制的转换。特别重要的是十五大报告基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国有经济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点和重要理论命题,如有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具体内涵,以及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进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等,这些均是意义重大的新论题,特别是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重要命题。上述这些论述,针对近年来改革深化中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模糊与困惑,突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框框,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可见,十五大在社会主义重大经济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论述,又一次克服了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就坚持和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进行经济理论创新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党的十五大的贡献是极其重大的,是对我国体制转型的一次重要的思想启动和政治启动。十五大以来我国改革表现出蓬勃生气,国有企业加快了企业步伐,金融体制改革一马当先,政府机构改革提上了日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形势下,为稳定人民币币值和稳定经济高增长,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种种重大措施。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或各地区面临危机后的艰难调整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以其进行体制创新和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形势,而越来越为全世界所瞩目。
我国改革发展是不平衡的,农村改革一马当先,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表现出滞后。这种滞后既有由于推进企业改革走向深层次本身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的障碍,比如:(1)国有企业改革是在传统模式下小改小革,还是要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2)国有企业要不要和能不能借鉴和实行国外通行的股份制企业制度?(3)要不要发展资本市场,改变国有企业完全依靠银行信贷的传统模式?(4)国有经济要不要紧缩,改变在国民经济中垄断一切的“大一统”的格局?等等。前几年理论界在上述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进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也是科学发展所必要的。但是,对这一时期的理论轨迹进行回顾,人们也可以看见,一些讨论中也存在着遇事先查本本,而不是从实际出发;遇事先问姓社姓资,而不是着眼于其实际效果。一些同志怀着良好的用心和对理论的忠诚,但却脱离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许多情况表明,就思想方法上的从本本主义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仍然是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当前已经进入改革越来越深化的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实际、新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国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如何有机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如何和谐共存等问题。这些新问题与新矛盾,人们不可能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而只能在实践中求真知。如果固守书本,背着框框,离开对无比生动的实际的观察和思考,人们在认识上就会越来越落后于实践,缺乏根本的理论也就失去其现实意义。党的十五大的重大贡献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一锤定音,对人们多年争论的许多问题做出理论总结,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要实行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方针,而不是逐户搞活;要实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国有经济产业、行业布局的调整;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讲求“质”的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讲求比重;要实行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发展混合型经济,改变清一色的单一国有制,等等。十五大以其立足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拓宽了国企改革的道路,启动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高潮。十五大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是高校进行新一轮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方针。
坚持以实践来检验真理,提倡立足于实际,立足于总结实践经验来进行理论创新,提倡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和不断阐述的英明思想。在我国当前走向21世纪的新时期,我们更加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理论,要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气勃勃的学风。就经济学领域来说,更要走在前面,进一步形成经济的繁荣气象。我们需要在经济理论研究中,贯彻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们高校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实践不断向我们提出新问题,例如,到底如何观察当前的宏观形势?如何看待当前的买方市场?如何解决内需不足,改善宏观经济条件,以保证经济增长8%和减轻国有企业的压力与困难?等等。这不仅仅是迫切的现实问题,也涉及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问题。
这里,我想就高校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研究谈几点意见。
第一,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理论研究面临着艰巨任务,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时期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宣传好邓小平理论,真正使邓小平理论进入课堂,成为学校思想工作的强大武器。(www.xing528.com)
第二,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的建设,还面临着极其艰难的任务。不少经济学教材滞后于改革实际的发展,特别是十五大以后改革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进教材,我们不能丢掉老祖宗,也不能照搬西方,从当前经济理论的实际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建树,求得理论反映实际,要发展才能坚持,为此,要着力于发展和创新,要在基本范畴、理论、体系上进行新的构建。
第三,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落后于实际,是本本主义和根深蒂固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传统的教科书的理论老框框还十分严重,我们迫切需要牢固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首先,要端正思想方法与学风;其次,要树立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理论立足于实际的意识。理论来源于理论就会争论无穷。
第四,高校经济学研究,要有雄心壮志,要敢于攀登高峰,要参与世界范围的学术竞争,要推出有世界声誉的学术专著。我们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自我感觉良好。我们需要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立足于中国实际,继承中国历史与经济学研究的精华,吸取西方经济学优秀成果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这是一项大创新,需要有新的眼界,“炒陈饭”不行,也没有出路,不会有吸引力,思想工作没有效果。当然,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寄希望于中青年学者。
第五,高校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学好邓小平理论和符合时代的新精神,要把我们的认识提高到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水平。这也是我们在今天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的意义之所在。
【注释】
[1]原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