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理解生产力内在矛盾

如何正确理解生产力内在矛盾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帝国主义国家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经济缝隙中取得的,可见,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力的继续增长,仍然是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之下,而并不是意味着生产力获得了任何独立的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生产力内在矛盾

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搞清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应该包括生产力,在这里,还有必要就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生产力发展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理论进行一些评述。

我国学术界在讨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时,有的同志认为生产力不仅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推动,而且还有内在的动力,即是由它的内在矛盾所推动,从而可以不依靠生产关系而自行增殖与自行膨胀。我们认为,在分析与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时,除了它把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外,还应看到生产力内在的矛盾的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探索。因为社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它本身包含多种、多层次的关系,从而包含了多层次的矛盾。社会生产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乃是社会生产第一层次的矛盾,它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制约,为生产关系所促进或束缚,从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因。但是,生产,乃是通过一定的劳动方式来实现的,劳动方式,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方式,它的性质、状况,直接地体现了生产力的状况,如劳动者与劳动手段结合的方式,劳动者组合的方式,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等,均是与生产力的状况直接相联系的,上述组合方式,均是生产力的内在结构与矛盾。可见,社会生产的发展,也还要受生产力内在的矛盾的状况的制约,正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推动了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与工艺方式等的变革,推动了产业革命与历次的技术革命。可见,制约着社会生产发展的两对矛盾,一对是生产的人的因素与物质技术因素的组合方式与矛盾,这一矛盾推动着生产力诸要素的日常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从而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物质技术性的动因;另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这是最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生产的人的要素和物质技术因素的能力、效率与潜力的能否发挥及其发挥的程度,从而表现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的社会经济动因。

上述情况可表示如下:

可见,既要看到生产力内部矛盾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物质动因,但是又必须看到生产关系的适合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的社会经济动因。看不见前者,否定社会生产发展有其物质技术性的动因是不对的,但看不见后者对生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过高地估计生产力内部矛盾对生产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对的。例如,那种认为生产力可以脱离生产关系的发展而自行发展,甚至认为生产力可以在生产关系不适合的情况下自行增殖、自我膨胀,这样的观点,就不能说是正确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项重要贡献,是他把唯物辩证法用于分析社会生产的运行机制与内在规律,制定了有关社会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论和决定生产发展的社会动因论。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的统一论,就必须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看作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这一理论不承认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也不承认有脱离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强调:生产力无时无刻不受到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或是为生产关系所推动,或是为生产关系所束缚,超出于生产关系作用之外的生产力独立和自行发展是根本不存在的。根据决定生产发展的社会动因论,就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动因归结为生产的社会制度,更具体地说,归结为生产关系的适合。这一理论强调: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结合、某种劳动方式的形成,固然是要决定于生产资料本身的性质及其内在的组成因素的矛盾,但它也要受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生产力的组合方式归根到底要受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制约,更具体地说,生产力诸要素的能否顺利地互相推动,劳动方式的能否迅速地实现由低级形式向更高级、更先进形式的演变,技术革命能否顺利地开展和扩大到广泛的生产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关系的是否适合及其适合的程度。蒸汽机的发明是在1670年,而它的改进与大规模使用,却是在18世纪末叶,即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巩固地确立以后。我国宋代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书刊使用手刻技术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运输工具与手工装卸的矛盾要求使用装卸机,但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许多码头还是采取肩挑背磨的落后的人工装卸。这一切都表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的运动,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它也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主张生产力自行膨胀的同志往往提出以下的论据: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腐朽,可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还在发展,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表明了生产力可以脱离生产关系而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种论辩是似是而非的。对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现象,应该加以如下阐明:首先,对于列宁提出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腐朽性不能绝对地来理解,正如列宁指出,腐朽趋势并不排除个别时期、个别部门、个别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整个说来,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迅速是从前远不能相比的”[90];其次,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是与各国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的调节措施不可分的。这种调节措施包括对直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干预与调节,它的实质是在不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前提下,对一定范围内的表层性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样,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与其说是生产力的自行发展,毋宁说是由于表层性生产关系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所带来的。由于这种表层性的生产关系局部范围的调整与变革,并不涉及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也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制度,因而,它并不像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所鼓吹的那样,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新适合生产力和取得了新的“生机”,但是却毕竟为一定的、短暂时期内生产力的发展,寻找某些缝隙和有限的余地。帝国主义国家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经济缝隙中取得的,可见,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力的继续增长,仍然是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之下,而并不是意味着生产力获得了任何独立的发展。因而,关于生产力可以脱离生产关系自行增长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注释】

[1]写于1986年3月。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页。

[6]《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2页。

[7]《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6页。

[8]《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2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页。

[11]1929年苏联贝索洛夫提出生产力应该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他说物质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应平等地列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之中。

[1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1~20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8页。

[20]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8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7页。

[25]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四分法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四分法混为一谈。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穆勒(J.S.Mill)也把经济关系区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但是他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抽空了上述范畴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容,而停留在一般的生产、一般的分配、一般的交换、一般的消费等抽象概念上,并且用上述的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自然规律”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殊的社会本性及其特殊的运动规律的研究。此外,穆勒也不能正确地阐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35页。

[28]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8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0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9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0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9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0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0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页。(www.xing528.com)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1页。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187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页。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5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8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8页注(32)。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1页。

[53]《资本论》的下述论述也明显地表明生产方式的作为生产关系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2页。)“工厂法的这部分清楚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其本质来说,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拒绝任何合理的改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28页。)

[54]这里的“社会经济形式”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社会的经济结构”(Ökonomische Strukture)是同一含义。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5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0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4~95页。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1页。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4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5页。

[61]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13章e小节的标题“把工场手工业与大工业作为‘两种生产方式’”。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1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0页。

[64]马克思说:“但是,当这种监督刚刚征服了新生产方式的已有领域时,却发现,不仅许多别的生产部门采用了真正的工厂制度,而且那些采用或多或少陈旧的生产方式的手工工场(如陶器作坊、玻璃作坊等)以及老式的手工业(如面包房),甚至那些分散的所谓家庭劳动(如制钉业等),也都象工厂一样早已处于资本主义剥削之下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1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0~331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8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4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34页。

[69]马克思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连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本身,最初是在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隶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7页。)

[70]“一方面,资本改造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这种改变了的形态和物质生产力的特殊发展阶段,又是资本本身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7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5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1页。

[73]按马克思德文原意,这一句话应是“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

[74]通过把生产方式解释为生产关系,并由此来论证《资本论》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的同志,都难以解决这里的不合逻辑。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9页注(33)。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93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8页。这里“生产方式”一词是作为劳动方式来使用的。上述生产力→劳动方式→生产关系的方程式还可见于《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中。马克思在那里指出:“机器发明”,它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生活方式上”的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01页。)

[79]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概括,“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1~112页。)

[8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438页。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4页注(5a)。

[82]《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5页。

[83]《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6页。

[84]在《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1861~1863年手稿)中,更为详细地考察了历史上各种生产力的发展。

[8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775~776页。

[86]《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经济研究》1961年第10期。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9页。

[88]参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关于Л·Д·雅罗申柯同志的错误”,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6~52页。

[89]这里我们不是谈论那些研究对象涉及生产力的经济学科,例如生产力经济学和其他部门经济学。

[90]《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