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优化

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优化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引述表明,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乃是生产方式的概念的第三种含义。上述关于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提法,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不止一次地出现的。因为,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论述,实质是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体现于物质生产中的生产关系。

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优化

马克思的著作中,不少地方生产方式一词还是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来使用的。因为,社会生产具有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两个方面,而任何特定的社会生产,总是这二者的统一,是特殊的劳动方式和特殊的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关系的统一。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方式……”[71]马克思论述了生产中的一定的所有制总是与某种劳动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他指出: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72]。以上引述表明,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乃是生产方式的概念的第三种含义。这种意义的生产方式,就是区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引进了生产关系的规定性的、更加具体的,也就是作为总体概述的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著作中,生产方式的这种使用方法,通常要冠以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等限定词

把生产方式概念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就能把某一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与发达时期加以区分,如幼年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意味着工场手工业的劳动方式与工场主所有制关系的统一,而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机器大生产为技术基础的劳动方式与发达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的统一。

以上我们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资本论》中生产方式概念的三种含义。那么,《资本论》序言中的生产方式概念一词是指什么呢?

我们认为,《资本论》德文第1版序言中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第一种含义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关系。因为,如果作为生产关系来使用,那么,这就是: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73]。显然,这是不合逻辑的[74]。序言中的生产方式,也并不是作为第二种含义的生产方式,即作为单纯的劳动方式。因为这里讲的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里生产方式是加上资本主义的这一限定词的,而与“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等使用方法不同。

我们认为,序言中的生产方式,乃是第三含义的生产方式,即作为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来使用的。具体地说,序言中实际上说的是: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这一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不同意把这里的生产方式理解为社会生产方式的同志会提出下述诘问:既然这个作为总体的生产方式概念的内涵,本来就是劳动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本身就包括有生产关系,那么,紧接着还要加上“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一句话,这岂不是不合逻辑的,而且是多余的?!其实不然,这里恰恰是在论述一个事物时,使用逻辑上先总体后引申出其组成因素的表述方法。如我们说,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理及其物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一样,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生产关系,按照逻辑严谨的表述,自然应该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此外,上述提法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政治经济学不是要研究19世纪中叶的西欧如法、德诸国还大量存在的作为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上述关于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提法,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不止一次地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7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这一段解释为:“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76]马克思在提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总是要将它确切地表述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77],即采用先指明总体再引起其部分的逻辑表述方法。(www.xing528.com)

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劳动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来使用,这就意味着下列两点:第一,《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二,《资本论》研究建立在一定的劳动方式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抽象地与静止地来分析某一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而是要从该社会劳动方式的演变中来考察某一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成熟和向更高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过渡。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就应该结合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到当代的自动化大生产这些具体的劳动方式的变化,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形成,来更细致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要经历一个萌芽期的初生形态、幼年形态和成熟形态,最终走向灭亡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对他的这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了论述,他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法的改变,他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78]这里马克思十分精要地论述了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变动中的三步式的内在机制:第一步是作为生产力的生产工具的变化,第二步是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的变化,第三步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劳动方式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与联结点,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正是要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的变化来实现的。

把《资本论》序言中提到的生产方式概念内涵理解为劳动方式与生产方式关系的统一,是否必然会得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方式,即既是以生产力为对象又是以生产关系为对象呢?

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因为,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论述,实质是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体现于物质生产中的生产关系。这里作为对象——即人们通过科学研究以揭示其规律的客体——乃是生产关系,但是这一生产关系即是附着于物质生产之中,而只有通过物质劳动方式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把它清晰地揭示出来。因此,研究物质技术性质的劳动方式,并不是意味着要把生产力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之内,而是说必须采用紧密联系生产力去研究生产关系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