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义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简析

广义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简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关系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把生产关系(广义的)分解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因素,即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四重结构,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把生产关系划分为四个方面或环节,是揭示支配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所必须的。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资本论》和仔细地探索这一著作的理论结构,我们就不难看出把资本主义庞大的经济机体解析为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四重关系的研究方法。

广义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简析

生产关系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把生产关系(广义的)分解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因素,即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四重结构,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进一步认清马克思把生产关系划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基本表现形式,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和正确地开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马克思制定了从总体来看待与把握的宏观的生产关系的范畴,也就是马克思经常使用的“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或“社会经济形态”等,它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种生产关系的总体概念,是根据科学抽象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而制定的。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特殊的复杂性,从而社会经济关系也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而从理论上来表现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式,人们就不仅要有生产关系这一简单的抽象范畴,而且还要有把生产关系作为一个构成体(formation),作为一个由不同的因素、成分组成的整体这一更具体的范畴。基于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马克思首先要舍弃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包括总体形式)而抽出关于生产关系的抽象概念,后者的内涵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上述生产关系的定义,只是一个内容稀薄的抽象的规定,它并不能表现生产关系的有血有肉的具体特征。而为了从理论上再现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还必须使抽象上升为具体。这种向具体上升的步骤是:(1)人们创造产品,即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总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始点,而生产出产品后,总是要使生产资料在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再生产,使消费资料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个人的生活消费,因而分配也是生产总过程的必要环节,分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2)由于任何生产本身总是包括生产当事人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而生产的成果也要以产品或商品形式进行交换,因而交换也就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独特环节与必要组成部分,因而交换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3)由于生产的成果(消费品)总是要最终地进入个人生活消费,而任何生产本身也是一种生产资料的消费,因而消费“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24],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另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因而消费关系就成为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可见,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它们具有各自的独特职能从而互相区别,而生产关系也就要表现为直接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从范畴上把生产关系区分为这样四个方面,恰恰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实际过程,反映了社会生产过程内在的联系和秩序。(4)上述生产关系四重形式存在着有机联系,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社会生产的有机整体的运动正是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有如机器的运动是在组成机器的轮轴杠杆等的运动中实现的一样。既然社会生产总过程乃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的统一,因而确立由生产关系的四种具体形式共同组成的经济结构这一总体范畴,就反映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实际。可见,把生产关系划分为四个方面,和在此基础上确立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总体的概念,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的一致,以及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25]

把生产关系划分为四个方面或环节,是揭示支配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所必须的。因为像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所推动一样,作为总体的社会经济机体的运动,也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的矛盾所引起的。更具体地说,某一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中,生产关系(狭义的)、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它们既是统一的经济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们又不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26]。这四个方面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这四个方面的矛盾的展开及其互相推动、互相转化,就形成社会经济的运动。这四个方面居于首要地位与始点的是生产关系,即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们对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起决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对直接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的,它对直接生产关系有反作用。除此而外,还存在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相互之间的复杂的辩证联系。因而,基于上述生产关系的四维划分,政治经济学就可以如实地分析与揭示特定的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矛盾,从而揭示支配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包括支配作为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运动的规律和支配生产关系个别方面的运动的规律。(www.xing528.com)

还必须指出,马克思不仅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要把社会生产关系区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要素,而且在他的《资本论》中,就体现了这种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四维结构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众所周知,《资本论》第1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集中地分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关系,即“劳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社会联系”[27]。《资本论》第2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的交换形式——资本流通。对分配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是《资本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本论》第3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包含着对剩余价值的各个资本家集团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的系统地阐明。此外,在《资本论》第1卷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的理论阐明中,还包含着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前提与经济内容的生产条件与产品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分析。《资本论》也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阐明了表现为生产中的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耗费和价值运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消费的性质与特点,阐明了体现奢靡与贫困两极对立的资本主义个人消费的性质,特别阐明了工人阶级个人消费的被压制和被禁锢的性质(它是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的重要内容)与社会消费落后于生产增长的规律。不过,《资本论》对消费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作为一个生产、交换和分配并列的部分和作为一个独立的篇章的内容,而是在全书的有关部分分散地加以考察的。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资本论》和仔细地探索这一著作的理论结构,我们就不难看出把资本主义庞大的经济机体解析为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四重关系的研究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