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的兴起,经济理论界人士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讨论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把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提出来,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经济运行机制不是指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向它的更高形式过渡的规律,也不是指经济模式或经济体制,因为如果将其含义理解为前者,那么,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经济运行机制的提法就没有任何新意。如果理解为后者,后者乃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研究,应该是属于和包括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之中。
我们认为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发展和变动中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活动。对这种经济活动,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宏观的即总量的经济运行机制,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来研究上述各种经济活动的演变,也就是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活动与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对宏观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在于揭示社会主义年经济总活动的发展与变动的状况、过程及其条件,它要揭示国民生产总值的创造、实现与变动的过程与条件(包括国民收入的创造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创造的关系),它要研究实现社会主义再生产中所必要的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的关系和规律,还要研究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必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与非物质生产活动之间的交换关系和规律。
微观的经济运行机制指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演变的状况、过程及其条件。此外,还包括从个人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交换、消费活动,从一个部门、一个城市范围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也可称之为中观的经济运行机制。
由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活动的延续与演变是在上述整体活动与局部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而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共同形成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不同种类与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可以列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www.xing528.com)
第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这些研究要求揭示积累、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人口与就业的状况、教育的发展等要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用函数来表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
上述数学模式表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积累率、劳动生产率、有机构成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投资的增长的状况。如果我们取得这一系列经济自变量的数值,就可求出生产增长率和国民所得的增长额。
第二,对社会主义消费增长机制的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是与社会消费的增长同时并进的,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要求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社会消费增长之间的具体联系。为此,人们有必要揭示社会主义消费增长运动的内在制约要素(国民收入增量、积累率、人口增量、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增长率等)与外在制约要素(如价格、个人所得税等)。设计出表现这种经济增长与消费增长的数量关系的方程式。
第三,对社会主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机制的研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中实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国民收入形成、实现、分配(包括借助国家预算和银行信贷而实现的分配和企业的自主的分配)与再分配中,形成了社会的总需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一个受各种复杂因素制约的经济过程。例如,经济的增长率、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的数量(包括对企业的经济鼓励的政策与税收政策)、企业的纯收入分配制度与工资政策(包括工资浮动与奖金发放的规定)、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包括国家有计划的投资与企业自主的投资)、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与银行信贷的状况,等等。因而人们不能把社会总需求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完全从属于国家直接计划的计划范畴,而应该如实地将它视为一个经济流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供给的超过或者低于总需求的可能性均是存在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增长,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控制与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使之保持平衡中实现的。因此,研究社会总需求的形成与变动的机制,就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上举出的,只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几个重要方面。但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消费活动等不同的方面;包括经济领域中的物质生产、服务活动、管理活动、信息活动;包括流通领域中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以及财政、信用等的状况与作用。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在于分析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方式、质态及其多种制约因素,要分析上述一系列的经济要素(变量)对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影响及其界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