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农业内涵与外延的新发展

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农业内涵与外延的新发展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还可以在另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凭借更大范围内利用无偿的自然力因素以扩大生产范围。在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中区分这两种情况有重要意义,它将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农业不仅在追加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及劳动力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方面拥有无限可能性,而且在利用无偿的自然力扩大生产规模方面的可能性也几乎是无限度的。

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农业内涵与外延的新发展

如上所述,农业生产的扩大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增加和质的改善为条件,而根据农业生产扩大的方法和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农业扩大再生产区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明确了这种区分,将有助于我们去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产更多的农产品。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外延的与内涵的扩大的区分,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将凭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增加所发生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作为外延的扩大,将凭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的改善所发生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作为内涵的扩大。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生产范围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更有效率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1]在工业领域中上述生产范围的扩大就是在原有工厂之外新建或扩建工厂,马克思说,“……在外延上,在旧有工厂之外,设立新的工厂”[12],因而工业中生产范围的扩大是以追加投资,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必要前提,否则,生产规模的扩大便无法实现。可见,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乃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绝对增加为特征,它意味着生产规模向外在的广度的方向扩展。但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单纯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它还可以采取凭借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和劳动效率的增进而实现。例如,借助提高了劳动技能、健全了劳动组织与经营管理,或者是由于更新了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和改善了原有的生产设备,实行了更科学的生产方法等。总之,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规模的扩大,在性质上不是由于生产中追加了投资,累积了更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产生,而是技术进步、生产方法改善、劳动效率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所以,马克思在谈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但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发生的,却是由于从固定资本的身体分离出来但还在货币形态上独立着的价值,已经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较大的同种类的固定资本。”[13]可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的改善是属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它意味着生产规模向内在的深度方向扩展。

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也同样具有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扩大两种方式。农业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表现在以下场合:扩大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使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数量增加;增加各种农业机械、工具、畜力、肥料、种子;增加劳动力进行集约化的精耕细作;促使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来扩大经营范围等。总之,凡是凭借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绝对增加所引起的农产品数量的增加便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它表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规模向外在的广度的方向扩展。农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表现在以下场合:改进耕作制度,合理利用现有耕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效率;健全劳动组织,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合理使用农具和机器,或是更新了更有效率的机器和改良原有的机器和工具,充分发挥农具和机器的效率;改进生产方法,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效率;改良品种,提高种子与种畜的自然增殖率等。总之,凡是凭借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质的改善,从而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农产品数量的增加,便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它表明农业生产规模向内在的深度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外延的与内涵的方式作进一步的考察,便会发现,由于农业再生产具有经济的再生产和自然的再生产相交错的特点,无论是在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还是在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中,均体现有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与自然因素的作用。因此从农业再生产的这一特点出发,去揭明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在这两种扩大再生产方式中的作用,便有重要意义了。

我们首先来看农业的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情形。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凭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绝对的增加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这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量的增加却是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的:一种情况是由于追加了各种农业机器、工具、肥料和劳动力等来扩大生产规模而获得增产,这种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是由于农业中追加投资,追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引起的。如果农业中拥有更大的积累力量,能从工业中取得更多更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便有了顺利实现的经济前提。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还可以在另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凭借更大范围内利用无偿的自然力因素以扩大生产范围。如扩大耕地面积,扩大湖塘河堰进行养殖业,利用丘陵山地进行造林,扩大自然牧地进行畜牧业,在这些场合,都表明了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量的绝对增大,从而体现了生产规模向外在的广度的扩展。但是由于土地本身是一种自然力,它不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因此这种由增大耕地面积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规模的外延的扩大,乃是以扩大对不费于人的自然力的利用为基础,而与基于追加社会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力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可以由社会物质条件与劳动力的绝对增加所引起,又可以由合并在生产中的无偿的自然力的绝对扩大所引起。在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中区分这两种情况有重要意义,它将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农业不仅在追加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及劳动力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方面拥有无限可能性,而且在利用无偿的自然力扩大生产规模方面的可能性也几乎是无限度的。我们既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物质生产条件的积累,加强农业中的物质技术基础,又要采取如“见缝插针”“寸土必争”等措施,尽可能地扩大对自然力的利用,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既然农业生产规模的外延的扩大可以借助自然力的更广阔的利用而实现,因此那种单纯将资金积累作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标志,便不正确了。因为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凭借对不费于人的自然力在更大范围的利用,仍然可以引起农业生产规模的外延的扩大,而且,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在没有资金积累的条件下也是可以进行的。如凭借经营管理的加强与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与劳动力的有效利用,在不增加资金与劳动力的场合,还是能在一定范围内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对自然力的利用范围。如果单以资金积累为标志,则不可能看到农业中存在着的在不增加资金、劳动力的条件下对不费于人的自然条件的扩大利用的广阔的可能性,从而在生产实践中也容易使我们片面地依靠追加投资,单纯依靠物质技术条件的扩大,而忽视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去加强对自然力更大范围的利用,这对于农业生产规模在外延上最充分的扩大是不利的。

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中,社会物质手段的追加与自然因素的扩大利用二者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但是却又是密切相联系的。在人们追加投资,增加机器、动力设备等的同时,人们也就具有更大能力去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对无偿的自然力的利用范围;另一方面,人们为了开垦荒地,增加渔场、牧场、林场以扩大对自然力——土地的利用,就更加要求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情况,正表明了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条件的量的绝对增加,是在社会的生产因素的量的增加与自然的生产因素的量的增加两个方面相互促进下实现的。由此可见,从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出发,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因素的扩大与自然因素扩大的关系便是有效地进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农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凭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的改善所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农业再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这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质的改善也是由两种情况产生的:一种情况是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方法的改善、劳动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使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效率提高;或者是改革了现有的生产工具以及在固定基金更新中,更替了更有效率的农业机器、农具等。总之是在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了农产品数量。这种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除了由于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改善,还会在另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由于土地的自然丰度的更深入的发掘与利用,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增殖能力的最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例如合理施肥、深耕、实行科学的轮作倒茬制度,以及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等,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的肥力并获得高产。此外,从动植物对自然条件(土壤、温度、水分、日照等)的依赖性与适应性出发,严格地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保证各种动植物有借以生长发育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就可以充分使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充分顺利地展开,从而实现更大的自然增殖率。还有,选育良种,更是保证了劳动对象有更大的自然生产力,从而是获得增产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掌握了自然规律——土地肥力变动规律、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条件下,就能在各种自然要素的自然生产力进一步被发掘与利用的基础上,在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马克思指出:“在农业上面……我们不仅要考察劳动的社会生产率,并且要考察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即依存于劳动自然条件的生产率。”[14]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中,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内涵的扩大,与以自然生产力的更深入与更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的生产规模的内涵的扩大是相区别的,但也是相联系的。因为物质技术因素的生产力的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率的增长,乃是人们进一步有效利用自然力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生产力的更深入的发掘与更充分的利用,归根到底要依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愈进步和人们对自然条件变化规律的认识程度愈高,利用和控制自然条件的能力也就愈大,自然生产力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中的作用也就更大。由此可见,农业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也正是在社会物质生产因素生产效率提高与自然生产因素的生产效率提高两个方面互相交织与互相促进中展开的。从农业内含扩大再生产中社会物质生产因素效率提高与自然生产因素效率提高的相互区别与相互联系出发,为我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更好地挖掘一切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潜力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使我们认识到既必须通过各种必要措施去提高现有物质技术条件的效率与劳动效率,同时也必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好地认识与掌握客观自然规律,去更深入地发掘和充分利用自然再生产的力量,才能最有效地实行内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

农业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这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实践中,这两种方式是同时并存与互相交织而不能截然划分的。由于人们在追加农业生产资料的量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了生产资料的效率,因而无论是就整个社会的农业,或是就个别社、队来看,在增加生产资料所带来的农业增产中,既体现了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也体现了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作用。在某一时期农业生产量的增加,是凭借生产资料的追加与劳动力的增加,而不是凭借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变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这一时期的农业扩大再生产便是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尽管其中也包孕着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如果某一时期农产品的增长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凭借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充实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这时期农业扩大再生产便是以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尽管在其中也包孕着外延扩大再生产。不断追加生产资料(社会物质技术条件以及自然生产条件如土地)乃是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中,不仅要保证农业中劳动力的充实和加强,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对农业的支援的加强,我国农业中所拥有的物质技术手段将不断地和迅速地增加。此外,我国是拥有巨大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国家,作为农田利用的土地约16亿亩,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因而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对自然物质条件(土地及植物资源)的扩大利用拥有无限的潜力。这也就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中生产规模的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存在有社会制度的限制,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将以愈来愈完备的技术装备农业,因而农业的物质技术手段的效率将不断地和迅速地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引起自然生产力的更充分的利用与自然生产手段的效率的增长。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正处在伟大的农业技术改革的时期,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现有的生产效率低的手工工具与肥料将逐步为效率高的现代化的农业机器与化肥所补充与代替。而在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善与充实和农业科学不断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我国广阔的土地生产力与众多的动植物品种的生产力也将更深入地被发掘与利用,这也表明我国农业中生产规模内涵的扩大也是无限量的。社会主义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乃是在生产条件量的绝对增加、生产条件效率的增进同时并举、互相促进中展开的,是在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同时并举、互相促进中展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15]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无限广阔与美好的远景。

【注释】

[1]原载《经济研究》1963年第8期。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632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632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96~297页。(www.xing528.com)

[5]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一个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但它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包孕着有生命的机体的自然生长与增殖的过程有本质的不同。

[6]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第42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439页。

[8]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3卷,三联书店,1949年,第429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000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78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95页。

[1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385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95页。

[1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000页。

[15]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