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基石

农业: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基石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工业在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它的主导作用,是农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工业顺利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显然地,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大工业对粮食、原料、劳动力所提出的不断增长的要求的。以农业为基础的道路,是我国工业最健全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康庄大道。

农业: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基石

社会主义工业在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它的主导作用,是农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工业顺利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将面向农村,支援农业当作仅仅是为了发展农业而采取的步骤,便是不正确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发展所必要的粮食、劳动力、原料、市场、资金积累等前提条件的基本源泉与强大后备。社会主义农业愈是有强大的发展,那么可用来发展工业的前提条件就愈是充分,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就因此会得到更强有力的推动。正是因此,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必须适应农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工业发展的可能性与界限。但是社会主义工业不只是消极地适应农业现有的基础,而要积极地去支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工业愈是有力地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反过来,农业也就会更加有力地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可见,工业支援农业生产,它也就是为工业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也就是开辟工业更大发展的道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分外突出的基础作用。特别是过去几年来,我国工业基础有很大增强,工业提供物质设备能力有很大增长。而农业生产水平在农业合作化以后虽有迅速提高,但由于技术装备仍然落后,主要还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很低。显然地,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大工业对粮食、原料、劳动力所提出的不断增长的要求的。加以1959年以来我国农业受到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尽管去年情况比前年好一些,今年情况还会比去年好,但是农业生产一时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工业部门在积极主动支援农业中来为工业自身创造粮食、原料与劳动力等前提,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更有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是依靠国内市场的。斯大林说:“比起美国工业来,我国工业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于国内市场,首先是依靠农民市场。这就是工业和农民经济结合的基础。”[3]在我国,农村市场对工业有更重大的意义。我国轻工业品70%是销售于农村的,而重工业品也要以农村为重要市场。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就明白指出:“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4]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在连年自然灾害不断得到克服,农业生产不断好转的情况下,农村社、队的积累能力与农民的购买力是不断增长的,农村对工业提供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加。我国的农村市场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最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在今后能容纳愈来愈多的工业品,有愈来愈大的容量,而且在目前就有着很大的潜力。因此,工业工作面向农村市场,面对农业与5亿多农民的各种迫切的、具体的需要,既是支援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将使我国工业的发展更加落实于一个最广阔的国内市场的牢固基础之上。我国工业如果将自己的工作对准农村市场的需要,工业的活动范围将不是小了而是愈加扩大,工业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加艰巨。归根到底,我国工业就将因此获得最强有力的推动。

综上所述,可见,工业面向农村,支援农业,不仅是促使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它本身也就开拓了我国工业最迅速、最健康的发展道路。以农业为基础的道路,是我国工业最健全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康庄大道。

【注释】
(www.xing528.com)

[1]原载《成都晚报》1963年8月14日。

[2]《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21页。

[3]《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20页。

[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