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工业的主导作用意味着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工业对农业的领导,它坚定不移地带领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道路,并在将来逐步走上全社会所有制的道路;意味着工业领导、带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意味着工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斯大林说:“我国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因素,它带领着、它引导着我国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前进,它依照自己的面貌和模样改组我国整个国民经济……”[2]同时,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体现着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工人阶级的力量,工业的主导作用在政治上也就体现了工人阶级对广大劳动农民与全体人民的领导作用,而这一领导作用乃是工农联盟建立、巩固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它是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因而工业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还在于它对农业的领导、带动与技术改造的作用。工业的主导作用是否真正显示出来与充分发挥,在于工业是否确实起到支援农业、改造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的场所是十分狭窄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城市对乡村的剥削,工业对农业的排挤是十分剧烈的。如在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的工业生产与陈旧的农业技术,先进的工业地区与落后的农业地区的对立,便是极为鲜明的。列宁指出:倘若资本主义把现在到处都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农业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就不会是资本主义了,因为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和大众生活的贫困,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必要条件和前提。这就表明了资本主义工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是很有限的,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的主导作用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与农业间是互相支援、彼此促进、共同高涨的,这就保证了工业在支援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有了最广阔的场所。(www.xing528.com)
为了卓有成效地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必要的工业基础,首先必须要重工业达到一定的生产水平,才能够提供出足以满足农业技术改革需要的种种产品,如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药等。但是工业要发挥它支援和改造农业的主导作用,还必须解决工业部门的工作方向问题,真正做到面向农村。如果重工业的发展仅只是为了进一步装备重工业本身,而很少用来装备农业,重工业部门只是面向工业,以工业部门为它的服务对象,而较少考虑到农业的需要,那么,即使重工业有很高的生产水平,也是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的。而另一种情况下,如果重工业不仅在内部结构上适合支援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所有重工业部门都明确树立起面向农村的指导思想,真正解决了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方向,并尽其最大可能来提供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如果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将自己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千方百计地去支援农业,那么工业在领导、带动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中的力量就能最充分地显示出来。归根到底,工业是否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不只是看工业有多高的生产水平,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多大比重,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业在促进农业发展,支援农业技术改造中的实效。这也就是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支援农业、改造农业、为农业生产服务中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从我国情况来看,由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在工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业已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重工业现在已经有了制造或是大量制造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大部分产品的能力。我国工业在进一步发挥支援农业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已经有了必要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农业技术改造的迫切任务,这就更加赋予工业在支援农业技术改造中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以特殊重大的意义。如果我国所有工业部门在工作中认真贯彻面向农村,切实做到把支援农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那么我国工业就一定能一步一步地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事业推向前进,我国工业就一定能卓有成效地去完成它所肩负的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