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质上就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与坚持推进科学发展的关系。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经济建设依然是我们的重大任务。但不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轨道上来。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包括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适应产业调整升级需要的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区域产业特点和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这些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逐步降低钢铁、石化、有色、煤炭、水泥等传统重化工业的比重,努力减少整个产业规模扩大对资源消耗的依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损害。大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新能源、清洁能源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市场交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二是推进绿色低碳城镇化建设。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全面推行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绿色建筑,构建以地铁和公交网络为基础、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强绿色低碳的社会化管理,推动党政机关带头、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实行节约化、电子化的绿色低碳办公方式;鼓励从实际出发,发展绿色低碳的社区模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行节电、节气、节水、节油和再利用等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循环使用资源的意识渗透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当中,行动落实到每个单位和社区当中。(www.xing528.com)
三是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在治理环境上,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快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雾霾天气,要把短期应对措施与中长期政策结合起来,下大力气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看到空气质量逐步好转的希望。同时,加大力度治理水、土壤等污染,防控由此产生的连锁污染和损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在保护生态上,要把绿色低碳的理论和实践贯穿到新时期的工业化、城镇化全过程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积极发展生态型城市、生态型乡村,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园区、生态型农业示范区。
总之,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总结各地成功的案例,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增加绿色低碳的附加值,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要倡导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政府要加强环境公共服务,推进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企业要加强环境社会责任,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要履行应有的环境责任,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