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户籍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日益显露出对人口自由流动的约束。
户籍制度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已启动。当时,一些地方政府曾向新进入者征收“城市增容费”来换取城镇户籍身份。这种做法为当时农村人口进城开了一个口子,但后因种种原因而被叫停。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实施小城镇综合试点,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在城镇体系内的有序流动。但城镇化是一个从大城市逐渐向小城镇扩散的过程,仅仅靠小城镇户籍放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走向深化和细化,中央层面出台了一些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别化户籍放开方案。
但总体来看,户籍制度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地在放开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改革探索很多,但国家层面上统一出台的政策比较少。二是很多地方户籍主管部门有改革意愿,但由于土地、财税等基本制度没有相应调整,导致户籍制度改革难以推进。三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大城市落户的壁垒有提高的趋势。有的大城市依据户籍制订了房屋、汽车等限购政策,客观上增加了户口的“含金量”,提高了外来人口的落户门槛。(www.xing528.com)
户籍制度滞后带来多方面负面影响。首先,第二代农民工日渐成为外来人口主体,他们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通道正在变窄。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就会在城镇形成一个边缘阶层,威胁社会稳定。其次,户籍制度壁垒也影响了扩大内需。农民工及其家属数量众多,由于缺乏社会保障,享受不到平等的卫生、教育权利,这部分群体缺乏安全感,其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