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影响。中国气象局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专题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升高使我国农业生产区的热量资源普遍增加、导致农业种植制度发生改变,复种指数提高,对作物布局和结构产生了影响。气候变化和农业灾害加剧将导致我国粮食产量的自然波动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林 琳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变动,主要表现为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三个方面,其中气候变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我国气候持续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以全球平均温度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为主要特征。近百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年更以0.13℃/10年的增温速率逐年提升。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近百年平均温度上升了1.1℃,并以近10年的增温最为明显。其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增温速率排在前两位,区域平均增温速率分别达到了0.4℃/ 10年和0.36℃/10年。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速率最快,约为夏季增温速率的3倍。2000年以来,夏季增温趋势更加明显,今年夏季全国平均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与2006年和2010年并列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高。

(二)“雨带北移”呈现周期性波动。我国降水总趋势大致从18和19世纪较湿润时期向20世纪较干燥时期转变。过去60年中,我国主雨带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多寡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周期性波动。分析表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气候格局曾经呈现“北方多雨、长江少雨、华南多雨”形势。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雨带逐渐回落到华南和长江流域。自2000年开始,主雨带再次北移到淮河和黄河流域之间。最近几年,我国主雨带位于华北南部至黄淮一带,较前期情况又略有北移,今年则是到达了东北地区,“雨带北移”现象十分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毫米,北方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毫米,虽然“雨带北移”是近10多年来的明显趋势,但降水增减量有限。另外,我国主雨带是否继续北移还需进一步观察,尚且不能定论我国夏季已进入“北涝南旱”阶段。

(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强度增强。主要表现在,高温日数增多,高温热浪事件增加,暴雨日数持续偏多,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区域性旱涝事件频繁发生。研究表明,在气候格局的调整阶段和“雨带北移”的波动阶段,北方地区暴雨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将会明显增加,南方地区干旱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将进一步加强。2009年秋季至2010年3月,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特大干旱。2011年,长江中下游遭受近60年最重冬春连旱、西南出现近60年来最重夏秋旱。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极端强降水事件,以及今年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都已敲响警钟。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影响。

(一)“雨带北移”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降水增加将降低旱灾的发生频次,有利于农业生产。第一,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使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积温增加,墒情适宜,良好的水热条件有助于作物旺盛生长。第二,对于长期超额采水的北方地区,特别是持续开垦造成植被破坏的农牧交错带,降水增加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沙化程度,恢复土地生产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北方大部地区是平原地带,河流密度小间距大,只有沿江两岸多低洼地区,发生洪涝时受灾面积较小。研究表明,一般出现洪水的年份,北方地区都是大面积增产、小面积减产,不会对粮食产量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雨带北移”后,南方地区降水相对减少,加之气温较高失墒较快,出现干旱叠加高温的概率增加,对南方水稻将产生影响。

(二)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发生改变。中国气象局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专题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升高使我国农业生产区的热量资源普遍增加、导致农业种植制度发生改变,复种指数提高,对作物布局和结构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熟制变化。多熟制地区向北向高海拔地区扩展,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和两熟制地区的北界北移,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第二,冬小麦种植区北移。近30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均不同程度地北移西扩。其中,内蒙古、宁夏一线平均北移约200公里,辽宁省东部平均北移约120公里。第三,东北玉米带北移东扩。1961至201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增加,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增加了134.9万公顷、167.72万公顷、82.47万公顷。东北三省玉米产量已占玉米总产量的41%。第四,晚熟品种种植面积扩大。东北地区中、晚熟玉米品种可种植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扩展,其中辽宁、吉林西南部向东北推移约180公里,中晚熟品种玉米较早熟玉米品种单产增加约17.6%。(www.xing528.com)

(三)粮食产量波动风险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生物灾害危害加重,每年因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四大类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总产损失已超过500亿公斤。中国气象局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专题研究表明,1961至2010年,我国农作物干旱、洪涝、低温和高温的成灾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最重,年均受灾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5.6%。2000年后,干旱平均成灾率达56%,干旱化趋势明显。洪涝灾害面积增大危害加重,成灾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3.7%。夏季高温热害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对水稻的危害较为明显,其中浙江、安徽和江西部分地区受灾增幅较大。低温冷害发生次数有所减少,但发生强度有所增加。2010年全国病虫害、病害和虫害发生面积分别达到3.70、1.24和2.46亿公顷,较1961年增加了6.4、8.1和5.8倍。气候变化和农业灾害加剧将导致我国粮食产量的自然波动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

天帮忙则丰,天不利则歉。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不仅是基础产业发展问题,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粮食安全长期气候风险,不断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一)要科学规划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要大力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加快更新农业气候区划,重点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分配格局,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突出高产、稳产,挖掘粮食生产最大潜能,调配粮食生产最优资源。要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强化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带,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要调整转换农业防灾减灾思路。针对“雨带北移”趋势,要进一步增强“北方防洪、南方抗旱”的意识。北方地区要针对防洪设施标准较低、抗洪意识较为淡薄、旱地作物耐涝耐渍能力较弱的情况,建设或改建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大型蓄水工程,加强农田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洪排涝能力,调剂季节性和年际间缺水。南方地区要加强抗旱工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和各种微水工程,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三)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要分区域、有重点地加强主要粮食作物、重要粮食产区农业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从全国农业布局角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工程标准。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监测网络,推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与灾损研究,加大农业抗御干旱、洪涝、冻害、热害和农业病虫害投入力度。加快推动“种子振兴计划”,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品种,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增产潜力。

2013年9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