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扩大粮食等农产品进口,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压力,保障市场供应,但对国际市场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可贸易粮食总量有限,大量进口会带来价格上涨,引起其他进口小国的不满。尽管全球后备耕地资源理论值很大,但受地缘政治、生态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真正能开垦的并不很多。特别是资源主权不被我们掌握,在国际资源争夺日趋激烈、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的条件下,以扩大农业走出去来增加供给并不容易。“通过刺激增加全球有效供给来适应和满足中国需求”,就像通过解放全人类来解放我们自己一样,即使可行,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国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粮食风险的集中释放地。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消费稳定,而生产波动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交织。各主要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在粮食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都建有不同形式的防护墙,都将促进国内市场稳定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将粮食风险推向国际市场。因此,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大大高于各主要国家的国内市场。正因如此,在全球粮食紧张时,那些对粮食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国家,往往发生混乱。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国际贸易谈判中,农产品贸易始终是各国争执的焦点。作为大国,进口过多势必要承担全球粮食波动的风险,我们能不能承担?要不要承担?在近几年我国奶粉进口中,一方面进口价不断上涨,国际奶粉企业大获其利,另一方面各国对我公民外购奶粉各种围堵。大豆贸易中,我们缺乏定价话语权,在国际上,我们承担了部分市场波动的成本;在国内,国家调控大豆和植物油市场的能力被削弱。很多教训需要总结。
总之,当前我国粮食和农业长时间连续丰收后,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影响增产的不利因素增多,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生产滑坡。农业出了问题几年缓不过来。而通过国际市场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渠道,需要很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前促进粮食和农业发展上,重农抓粮的信号不能改变,强农惠农的力度不能放松,农业基础不能削弱,否则,会出现粮食产量滑坡、农业生产徘徊的不利局面。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几年都转不过弯来。殷鉴不远,谨应汲取。(www.xing528.com)
2013年10月14日
(执笔:郭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