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回落:需引起高度重视!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回落:需引起高度重视!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引起了各方关注,多个省区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纷纷强化“稳中求进”的“进”,甚至提出“保增长、保发展”。但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刚刚超过10%,现在也出现经济下滑,表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受到损害。同时,这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受投资减速的影响也较大,一旦投资放缓,经济下滑会更为严重。当前,中西部地区国家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能减弱。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回落:需引起高度重视!

王 飞

今年以来,尽管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仍保持了“中西高,东部低”的态势,但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增幅回落加快的现象。1季度,四大板块中只有东部地区增速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下降了1.9、1.5个百分点。其中,中部的湖北、河南回落2.7、2.9个百分点,河南8.4%的增速还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西部的陕西、重庆、四川、宁夏增速也分别下滑2到3个多百分点。从4、5月的数据看,中西部一些省区经济下行甚至还有加速之势。5月份,中部6省中有5个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减缓;西部12个省区中有9个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减缓。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引起了各方关注,多个省区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纷纷强化“稳中求进”的“进”,甚至提出“保增长、保发展”。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其中反映出的几个趋势性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由东部传导到中西部。从以往的经济运行周期看,我国经济下行趋势总体上沿东部—中部—西部的方向传导,时间一般是半年到一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走了一个“W”形,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2008、2009年的9.6%、9.2%,2010年企稳回升至10.4%,2011和2012年又回落到9.2%和7.8%。2012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地区传导的趋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5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西部地区的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总量指数均有明显回落,降至50%以下,说明中西部地区物流需求趋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第二,需求不振已由外需传导到内需。几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中国出口受阻,外需持续疲软。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外贸依存度超过70%,在外部冲击下经济增速下滑是可以理解的。但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刚刚超过10%,现在也出现经济下滑,表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受到损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1—5月,中部地区出口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增速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经济下行压力仍增加,更反映了内需不振的严峻性。

第三,增长放缓已经由下游终端产业传导到上游基础产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最先变化的往往是出口加工品、耐用消费品,然后再向设备、原材料等上游产业传导。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机械和装备产业比重相对较高,多在50%以上。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优势的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市场“旺季不旺”,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从全国看,目前电力增长缓慢,煤炭行业不景气,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第四,经济不景气已经由消费领域传导到投资领域。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投资驱动的特征十分明显,特别是受益于国内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更加依靠投资带动。同时,这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受投资减速的影响也较大,一旦投资放缓,经济下滑会更为严重。201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率高达75.5%和77.9%,分别比东部地区高24.2和26.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比较紧张、投资增长放缓,经济增速也就随之下滑。1季度,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4.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从1—5月份数据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中部地区增长23.9%,增速同比减缓1个百分点,比1季度减缓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2.7%,增速同比减缓1.4个百分点,比1季度减缓1.5个百分点。

第五,经济下行影响到财政收入。同全国一样,今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幅普遍大幅下滑。1季度,中部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7%,比去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3.0%,回落11.1个百分点;贵州同比增长20.8%,回落31.2个百分点;内蒙古同比增长-0.9%,回落26.1个百分点;甘肃同比增长11.7%,回落24.5个百分点;青海同比增长16.3%,回落14.0个百分点。(www.xing528.com)

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晚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一些链条传导有半年到一年的时滞期。但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不大,财政积累不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总体素质不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一旦经济下行压力蔓延,潜在风险比东部沿海地区还要严重,下滑的速度和力度可能比东部地区更快更猛,复苏起来也比东部地区更慢更难。按一般规律,中西部地区经济复苏要靠东部地区的带动,也要晚于东部地区半年至一年。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在加大,有必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实施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信贷增长,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投资的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第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等安居性工程建设步伐,适时开工建设一批铁路、公路等重大项目并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金融、社会服务业等领域。同时,扩大信息服务和网络购物、文化健身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升旅游、养老等服务水平。目前国内一些产品和服务,如安全奶粉和医疗教育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需要,要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创新供给方式,提振国货信心,把转到国外的需求吸引回国内。

第三,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对中西部地区,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短期内难以替代。当前,中西部地区国家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能减弱。建议国家及地方选择中西部地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推进开工建设。同时,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合理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第四,加快落实中西部区域性政策文件。对中西部区域性政策文件中布局的发展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加快推进,解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模式。

2013年7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