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资源有效分配的方法与原理

实现资源有效分配的方法与原理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分配”是否有效,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退出生产领域。所以“货币”由“社会流通”领域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只是“有效分配”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而这些公司或企业,都是由少数“管理者”和众多“劳动者”组成。(三)我们根据“有效需求构成原理图”“有效供给构成原理图”“有效流通构成原理图”,制作了下面“有效分配构成原理图”。“有效分配”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者较力的最终结果。

实现资源有效分配的方法与原理

(一)

我们根据前面对“社会分配”概念的描述可知,“社会分配”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供给者集团”获得提供商品的货币补偿,表现为“社会库房”向“社会供给者集团”流入货币。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供给者集团”向内部“劳动者”发放货币,表现为“社会供给者集团”向“社会消费者集团”流出货币。具体情况参见“社会分配系统图”,如图15-47。

图15-47 社会分配系统图

货币由“社会库房”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仅仅表明“社会分配”阶段刚刚开始,而只有当货币由“社会供给者集团”流出,并最终流入“社会消费者集团”,才表明“社会分配”阶段的结束。所以“流出的货币”是“社会分配”阶段的最终结果。

“社会分配”是否有效,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退出生产领域。这就如“消费欲望”是否能够变成“有效需求”的标志是否具有“支付能力”一样。所以我们这里将能够促使货币最终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的“货币流动”称为“有效分配”。

由“社会流通”领域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的货币,可能会有很多。但是这些货币可能被用来购买各种资产、各种设备、各种金融证券,此时这些“流入的货币”只是暂时以资产的形式保存了起来,并没有真正地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并退出生产领域。只有当这些“流入的货币”到达“社会供给者集团”的“劳动者”手中时,才会真正“退出生产领域”,并变身为“消费者的货币”。所以“货币”由“社会流通”领域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只是“有效分配”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因“货币”由“社会流通”领域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就是“社会分配系统图”中的“一次分配”,所以我们称“一次分配”是“有效分配”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二)

而“社会供给者集团”是由众多公司或企业组成(在“洪荒部落时代”,由众多“捕猎队”和“采集队”组成)。而这些公司或企业,都是由少数“管理者”和众多“劳动者”组成。“管理者”代表公司或企业从“社会流通”领域获取货币,这构成了“一次分配”的内容。而众多“劳动者”为公司或企业提供了“劳动力”(劳动时间),所以必须得到货币补偿。此时就需要“管理者”代表公司或企业向“劳动者”提供货币,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分配系统图”中的“二次分配”过程。

“一次分配”负责帮助“社会供给者集团”获取货币,而“二次分配”负责帮助“社会供给者集团”将“生产性货币”转化为“消费性货币”。“一次分配”负责货币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二次分配”负责货币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所以真正决定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的货币数量的是“二次分配”。“一次分配”得到的货币再多,如果不进行“二次分配”,则“社会分配”就没有任何最终成果。

显然“二次分配”的资金来自于“一次分配”。如果“二次分配”制定了一个庞大而令人羡慕的“分配方案”,例如某公司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薪酬增加计划”,可是因为公司的业绩没有提升,那么显然该“薪酬增加计划”就会沦为一张“空中的大饼”。

(三)

我们根据“有效需求构成原理图”“有效供给构成原理图”“有效流通构成原理图”,制作了下面“有效分配构成原理图”。见图15-48:图中,A是“一次分配”获取的货币,B是“二次分配”获取的货币。C是A和B的交集,我们将C称之为“有效分配”的货币。(A-C)是有“分配能力”却暂时没有分配的“货币”。(B-C)是制定了“二次分配”办法,却没有“分配能力”的“货币缺口”。而C和B的交集部分,就是所谓的“有效分配”的货币。所以“有效分配”实际上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交集。

图15-48 有效分配构成原理图

“一次分配”所获得的“分配能力”和“二次分配”的“分配意愿”相结合,从而产生“有效分配”。“社会供给者集团”在“一次分配”获取货币的时候,希望多多益善。例如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净货币流入)。但是“社会供给者集团”进行“二次分配”时,却想尽办法在不影响“利润”的前提下减少“二次分配”的额度。例如所有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薪酬计划”时,都希望越少越好。(www.xing528.com)

“有效分配”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者较力的最终结果。“一次分配”努力促使货币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而“二次分配”努力使“货币”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两者构成了一对对应关系,我们称该关系同样是“阴阳关系”。

在“有效分配”中,“一次分配”的货币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入“社会供给者集团”,而“二次分配”的货币在流出“社会供给者集团”时,会经过重重障碍、重重考量。两者同样一个轻盈灵动,一个缓慢笨重。

(四)

“一次分配”是“社会流通”向“社会供给者集团”流入货币的过程。所以“社会流通”是否畅通是“一次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一次分配”流入的货币多,则“社会供给者集团”才有可能更多地进行“二次分配”。而所有社会成员都倾向于获得更多的消费品,所以服务于社会的“社会库房”也会倾向于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消费品。这就需要“社会供给者集团”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的“商品”。作为交换,“社会库房”也会倾向于向“社会供给者集团”提供更多的货币。我们知道“社会库房”就是“社会流通”。所以说“社会流通”倾向于扩大“一次分配”,从而扩大“社会分配”。

“二次分配”是“社会供给者集团”流出货币的过程。花钱都是“心疼的”。“流出货币”对于“社会供给者集团”来说,同样是“心疼的”。构成“社会供给者集团”的每一个企业都不会平白无故地“发奖金”。他们总要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办法,在促使大家更好地扩大“净货币流入”的情况下,发放尽可能少的“奖金”。所以这些“发奖金”的事情,必然需要同“生产”(提供服务)紧密挂钩。

只有能够提供有效的劳务,并最终能够为企业带来“净利润”的行为,才能够得到“奖赏”。那些不能够带来“净利润”的行为,不仅不能得到“奖励”,反而会收到“罚单”。那么,什么样的行为能够为企业带来“净利润”呢?

显然,能够为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带来帮助的行为,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净利润”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所构成的结果却是“社会供给”。即:“二次分配”依附于“社会供给”的过程,并根据对“社会供给”过程的贡献而推行。

一个企业的老板在给员工发薪酬时,所依据的不是企业年收入,而是依据“特定社会条件下同企业职工的博弈结果”。企业收入再多,如果能够以最低工资打发,则老板绝不会乐善好施地将自己到手的钱发给员工。例如煤老板挣再多的钱,都不会因为自己挣得多而增加矿工的收入。他只会提供矿工的社会平均薪资水平的薪酬。

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着众多员工,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只有很少的员工。两种类型的企业其“职工薪酬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显然不同。通常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要高。如果两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的“营业收入”相同,则显然“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将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工资”。这会导致“二次分配”的结果:货币退出“生产领域”,变身为“消费性货币”。

“社会消费者集团”内部有着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行为构成了“社会供给”。而“社会供给”的结构又决定着“社会薪资总额”(即:居民收入总额)。“社会供给”结构优良,则“社会薪资总额”高,反之则低。而“社会薪资总额”是“退出生产领域的货币”。所以可以推定:“社会供给”决定着“二次分配”。

(五)

一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所产生的货币,最终都要进入“社会流通”领域。而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货币,最终都要进入“社会供给者集团”(因为流通企业也是“社会供给者集团”的成员)。但是这些进入“社会供给者集团”的货币,却不一定都能够及时通过“有效分配”而变身为“消费性货币”而退出社会生产领域。

例如,一部分货币达到“社会供给者集团”后,被“管理者”截留变身为金融资产、投机性资产、投资性资产、生产性资产,从而滞留在“社会供给者集团”内部,而无法变身为“消费性货币”。还有一部分货币进入“社会流通”领域后,被国外的企业获得了。则这部分货币就会流出该经济体,变成了其他经济体的“一次分配”货币来源。只有那些本国企业获得的货币,并且被安排为“职工薪酬总额”的货币,才能够变身为“消费性货币”并退出“社会生产领域”。

这一切结果,都是“社会供给”的结构所造成的。本国企业竞争不过外国企业,而导致“货币”流出,是“社会供给”的结构造成的。进入“社会供给者集团”的货币变身为各种资产,从而滞留在其中,也是“社会供给”的结构造成的。有多少货币,变身为“消费性货币”而退出社会生产领域,也是“社会供给”的结构造成的。

“社会供给”的结构,全面制约“社会分配”,是“有效分配”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这样我们得出了“经济运行”中的第四组关系链条:“社会流通”促进“社会分配”,“社会供给”制衡“社会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