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第一产业是农牧业,第二产业是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其实这三个产业形态在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是都同时存在。只不过生产力越落后、时代越久远,则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小,反之亦然。这种“社会价值量标准”的产业组成规律,会给我们揭示出很多的有意义的经济现象。
(一)
当社会处于第一产业为主时,社会的“价值量标准”中主要由农产品构成。例如秦汉时代的中国,其“价值量标准”可能是(“200斤小麦+2件麻衣+1个木屋”×年×人)。古代所谓的“万户侯”令人敬仰和膜拜,其财富也是众人垂涎的对象。如果我们以当代的“社会价值量标准”对其进行核算,折算成当前的人民币价值,就会发现也不过尔尔。
当然,秦汉时代皇帝赏赐“万户侯”只是一个头衔,如果我们就按照这个头衔的最初本意来计算。则“万户侯”所采食(收税)的基数只有5万(“200斤小麦+2件麻衣+1木屋”×年×人)“价值量”(按户均5人计算)。对此基数进行拆解计算则有:(1000万斤小麦,10万件麻衣,5万栋木屋)/年。折算成当前的价值,怎么也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
并且这只是“万户侯”的采食(收税)基数,按照汉代明文规定“三十税一”[1]计算,则“万户侯”最多每年能收税333万元。
(二)
社会处于第二产业为主时,“粮食、衣服、房屋”依然是人们的必需品。所以“社会价值量标准”中,也必然含有那些东西。但是也会多一些以前没有的产品和替换一些以前不能更好满足人们生活的产品。比如麻衣会被棉衣、腈纶衣服替代,木屋会被砖混结构的房屋替代。以前农业时代没有电器、燃煤、现代化交通工具,二产业时有了,则“社会价值量标准”就会将其囊括进来。其“社会价值量标准”可能变为:(“1台黑白电视+1台老式洗衣机+1辆自行车+1吨煤炭+400斤小麦+5件棉布衣服+1栋砖混结构房屋”×年×人)“价值量”。
此时的“社会价值量标准”,相比第一产业时的标准,已经有了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第二产业时代如果依然有“万户侯”,则其采食的基础就变成了5万(“1台黑白电视+1台老式洗衣机+1辆自行车+1吨煤炭+400斤小麦+5件棉布衣服+1栋砖混结构房屋”×年×人)“价值量”。依然按照三十税一的税率计算,则其收入就远远超过1000万人民币了。
(三)
当社会处于第三产业为主时,电视机、洗衣机、粮食、煤炭等依然在使用。所以“社会价值量标准”中依然包含这些产品。但是当时也会替换和增减一部分在用产品的数量。黑白电视会被智能电视替换,老式洗衣机会被全自动洗衣机替换,煤炭也会被天然气替换,自行车会被小轿车替换,砖混结构的房屋会被商品房、小别墅替换,等等。当然以前没有的各种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培训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服务也会增加进新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中。其社会价值量标准可能变更为:5万(“1次环球旅行+2次南极旅行+5次国内旅行+5次医疗服务+10次职业培训+N次饭局+1台智能电视+1台智能衣机+1辆小轿车+20方天然气+500斤小麦+10件高档衣服+1栋别墅”×年×人)“价值量”。
按照这个标准,若此时依然有“万户侯”。则现在的“万户侯”就相当厉害了,其采食的基数最少也上1000亿元人民币了。现代人看这个所谓的“万户侯”,就如同古代人看当时的“万户侯”是一样的羡慕心情了。
当然,具体的数额谁也无法计算清楚,也没有必要计算清楚,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三种情况,就会发现无论哪个时代,粮食都是必需品。粮食总是要在价值量标准中拥有一席之地。
那么第一产业时代,粮食在“社会价值量标准”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其所占比重很大。到了第二产业时代,粮食依然存在,但是在价值量标准中的比重直线下降,但是依然占用一席之地。到了第三产业时代,粮食依然存在,但是在社会价值量标准中,已然微不足道了。非但粮食微不足道了,就连电器等工业品慢慢也变得微不足道了。第三产业时代,那些以前看起来虚头巴脑的旅游、医疗、教育、培训成了大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内容,被挤压到可有可无状态。
(四)(www.xing528.com)
如果让第一产业时代的人,看第二、三产业时代的生活和“社会价值量标准”,则他们肯定会感受到一种“被欺骗和被剥夺感”。农民辛辛苦苦生产的粮食,被别人用一些小玩意和虚头巴脑的所谓服务而换走。会认为这是严重的剥削。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第一产业为主的时代粮食是“价值量标准”中的大头,政府征税也是以实物粮食为主。甚至当时朝廷手中只要有粮食,则就有政治力量。可以赈灾、平乱、讨伐外敌、营造宫殿等。而且政府收粮必须靠强制力量去征收,这还可能遇到激烈反抗,甚至引发叛乱。然而在现代社会一部普通手机几千元,而一亩地所收的粮食不够买一个手机。原先需要政府强制性去上收的粮食,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足以让农民主动上交大量粮食。那么,让第一产业为主时代的农民看待这种情况,他们一定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同理在第三产业为主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二产业逐渐变成了很小的产业。一个“技术改造”服务,一个“咨询”服务,可能要几百万的费用。一个“金融”服务,可能要企业一半的股权。在第一、二产业为主的时代,这些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但是在第三产业为主的时代,却很平常。第一、第二产业用巨量的产量,换来了一次轻松的服务。这种交换,让第一、二产业为主时代的人们看来是欺诈甚至敲诈的行为。无论如何也不会去交易。
(五)
为什么第一产业为主时代所看重的粮食,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时代却轻易地被别人用其他“奇技淫巧的小玩意”或“虚头巴脑的服务”换走?为什么第二产业为主时代看重的工业品,到了第三产业为主时代也轻易地被别人换走?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生产者们生产粮食、工业品等,并不是为自己生产的。而是为交换而生产,目的是用来交换他人产品的。2.粮食、工业品分别在各自为主流商品的产业时代,都是各自时代“社会价值量标准”的压舱石。在其中占有较大比重,并需要耗费较多劳动才能获得。3.生产力发展,原先在“社会价值量标准”中,占比较大、需要耗用较多“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现在需要耗费的“劳动时间”却逐渐变小。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社会价值量标准”。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生产“社会价值量标准”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时间”。根据前面章节所得出的公式:1.“效用时间”=“休闲时间”+“劳动时间”;2.“劳效转化率”=“劳动时间”/“效用时间”。则一件产品在该时代是否被认为贵重,是由是否需要耗用大量的“劳动时间”所决定。如果该商品是社会必需品,而且需要耗费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该产品就会被视为重要的财富。
粮食在第一产业为主时代,是重要的必需品且需要耗费较多的“劳动时间”。所以在那个时代粮食是重要的财富,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追逐粮食。到了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时代,粮食依然是重要的必需品。但是仅仅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可以生产一个“社会价值量标准”中所需要的粮食,所以粮食随之大幅度贬值。而这种贬值是相对“社会价值量标准”比重的贬值。同时也是粮食所耗费“劳动时间”同整个“社会价值量标准”所要耗用“劳动时间”比值的缩小的必然结果。
(六)
虽然同等数量的粮食、食盐、衣服等商品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逐渐贬值。但是有一些产品在任何时代的“价值量”都基本不变,例如理发业等“纯劳务产品”(当然,也没有什么产品是真正的“纯劳务产品”,因为任何服务都需要消耗一些必要的有形商品)。这种产品在任何时代都同本时代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之间有一个大致不变的比值。平均工资50元/月的时候,理发需要0.2元钱/次;平均工资500元/月的时候,理发需要2元钱/次;平均工资5000元/月的时候,理发需要20元钱/次。这种比值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原因是理发这种“纯劳务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
这种变动规律很容易被“劳动时间价值论”所误导,以为“劳动时间”决定某件产品的“价值量”。实际情况是:“价值量”仅仅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用“劳动时间”来衡量计算。不当吃、不当喝的“劳动时间”不含有价值量。即使劳动也是因为“该劳务具有效用”的原因被认为拥有“价值量”,而不是“劳动时间”本身含有“价值量”。
在一、二、三产业的时代嬗变中,“社会价值量标准”变迁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楚很多重要经济现象。这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不同时代的货币购买力问题,理解不同时代优势产业是什么问题。在中国的王朝时代,黄金白银背后主要是粮食、布帛、食盐。在民国时代,袁大头[2](银元)背后是纱锭、钢铁、粮食、食糖、茶叶等。在当代,人民币背后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消费品。货币背后是什么,就代表着当时的货币能购买什么。也代表着构成当时人们生活消费品的主流是什么。
每个时代都有优势产业。所谓的优势产业,是指当时国民都努力追求的消费品生产行业。例如,秦汉时代“盐铁”是优势产业。在唐宋时代,绸缎、布帛是优势产业。在明清时代,茶叶是优势产业。在民国时代,纱锭、钢铁是优势产业。在当代,房地产是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是所处时代大资本追逐的对象,也是国民消费的热点。优势产业是各路势力的利益交汇之处,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汉武帝时代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或者说税收道具、载体)是盐铁。例如,当代税收的主要来源(或者说税收道具、载体)是房地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