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工具的价值量存在局限性

生产工具的价值量存在局限性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现实中人们却普遍认为生产工具具有“价值量”。人们对生产工具的“价值量”进行相互比较是司空见惯的。生产工具能够换成货币,并不是因为其拥有“价值量”,而是因为其有“效用”。但是因其本质是“劳动时间”的物化,并不能直接被人们消费,是“价值量”耗费的结果而不是“价值量”本身,所以生产工具并不具有“价值量”。

生产工具的价值量存在局限性

虽然我们力图证明一个事实:生产工具不具有“价值量”,只具有成本投入的意义,我们通常意义上生产工具的“价值量”是指其背后的“价值量”消耗。但是现实中人们却普遍认为生产工具具有“价值量”。比如某大型公司宣传,其引进了一条“价值量”亿元的先进生产线,某医院宣称自己拥数台“价值量”为几千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等等。人们对生产工具的“价值量”进行相互比较是司空见惯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1.人们普遍的错觉,错把成本当价值,错把成本额当“价值量”。2.这些生产工具具有“交换价值量”,可以再次变卖。

千百年来人们都对自己耗费精力而得到的事物异常看中。自己花费10天做的工作,就以为价值10天的“劳动时间”及其背后的“价值量”。自己花费1年的做的工作,就认为价值1年的“劳动时间”及其背后的“价值量”。从感情上说,这本没有错误。但是在客观上却是一种错觉。首先自己花费时间所做的工作必须对社会有用处才能拥有“效用”,没有用处则是所谓的劳动成果是纯粹的消耗。这种消耗甚至同娱乐玩耍等同。有的人会有奇怪的癖好,比如喜欢自制枪炮飞机。这些自制的枪炮飞机显然对社会毫无用处,制造这些无用的枪炮飞机所花费的时间同游山玩水所花费的时间,性质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无效的劳动等于玩耍。玩耍只是个人对“效用物”的消费行为,不存在对其他人的“效用”。但是大多数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投入的成本额当成“价值量”本身,甚至连马克思也不例外。“劳动价值论”即是这种普遍错觉的反映。

有时人们认为生产工具拥有“价值量”是因为这些生产工具具有“交换价值量”,即这些生产工具能够变卖。世人普遍错将货币看成“价值量”的衡量标尺,凡是能够交换为货币的东西都看作有“价值量”。我们在本书中认为货币不是“价值量”的标尺,麋鹿或“特种麋鹿”的“效用时间”才是“价值量”的标尺。生产工具能够换成货币,并不是因为其拥有“价值量”,而是因为其有“效用”。生产工具不能够被人直接消费,其只是“劳动时间”的物化。物化的“劳动时间”同直接的“劳动时间”经济本质相同,都是“价值量”的消耗而不是“价值量”本身,所以其本身不具有“价值量”。(我们将在价值量运行章节,论证货币同价值量的关系)(www.xing528.com)

至于“生产工具”之间因能够提供的未来收益不同,而导致的价值差异不同。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予以论述。

结论:生产工具运用得当能够给人们带来未来收益,也能通过变卖而获得货币补偿,重置该生产工具时又必须花费货币代价或劳动代价,或者必须用有“价值量”的东西去交换。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生产工具有“价值量”。但是因其本质是“劳动时间”的物化,并不能直接被人们消费,是“价值量”耗费的结果而不是“价值量”本身,所以生产工具并不具有“价值量”。其被认为拥有“价值量”,只是人们的错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