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读:
如果说“时间”“效用时间”“劳动时间”“利润时间”等概念,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原材料”。则“价值论”就是利用这些“原材料”而加工成的经济学“初级产品”。
在现实中,那些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的工业,被称为“重工业”。所以我们这里也将“价值论”称之为经济学上的“重工业”。
先有了“重工业”所提供的“初级产品”,然后才有各式各样“轻工业”的发展。但是如果“重工业”所提供的“初级产品”不合格或是假的,则“轻工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必然问题重重。同理,若“价值论”存在问题或是错误的,则所有基于此“价值论”的衍生经济理论,必然会在实践中出现众多的问题。
“广义西方经济学”所遇到诸多的悖论和理论难题,例如节俭悖论[1]、钻石和水价值悖论[2]、有效需求不足难题、闲暇悖论[3]等等,都同其“价值论”的问题息息相关。
本章在上一章所引入的“效用时间”“劳动时间”“利润时间”三个基础概念基础上,构建起了“效用时间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体系。并回答该“价值论”体系下,“效用时间”如何同“价值”产生的联系?“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价值”怎么衡量?“价值”怎么计算?价格和价值的本质关系是什么?价值和价格如何实现统一?等等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建立起“效用时间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下的“计量单位体系”和“计算体系”。(www.xing528.com)
特别是在“价值量”计算体系中,大家将会见证一个糅合了“劳动价值论”精髓的“效用时间价值论”的计算体系。
当然,树立一个新的“价值论”,则难免会对“既有价值论”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这也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虽然“效用时间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价值论”方面的某些结论。但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效用时间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看来依然万分正确。
根据“效用时间价值论”(生存时间价值论)的结论:“剩余价值”依然存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完全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