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古籍基本状况的重要性

掌握古籍基本状况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录学通过目录书的特有形式,使浩如烟海的群书,得到部居类次,为人们掌握图书的基本状况和检索所需要的图书提供了便利,发挥了“纲纪群籍,部属甲乙”的功能。这样运用既久,对于古籍图书的基本情况,就能大致了然。这些都对考辨古籍真伪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不能仅据此而贸然判定真伪,还需有更多的本证和旁证来作最后的确定。如此看来,目录学知识对于了解图书总的基本情况,确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掌握古籍基本状况的重要性

目录学通过目录书的特有形式,使浩如烟海的群书,得到部居类次,为人们掌握图书的基本状况和检索所需要的图书提供了便利,发挥了“纲纪群籍,部属甲乙”的功能。

我国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国家,古籍为数甚多,但是究竟有多少,至今也难有一个接近精确的数字,只能做些大概的估计。如据《中国丛书综录》的子目来统计,就列有七万多条,假设各丛书重收的有一半多,那也还有三万多种。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录四库以来单刻本万种左右,续篇有六千余种,再加上四库以前的单刻本和其他阙漏未见著录的,总有七八万种之多。所以1963年有人曾估计我国古书的总数约有七八万种之多。[67]

1979年,杨殿珣氏又作了“可能有十五万种左右”的约略估计。他的根据是:

(1)《中国丛书综录》的子目统计,有38891种;

(2)未曾收入《丛书综录》的清以前的单刻本,估计有一万余种;

(3)《丛书综录》未收入的佛经汇刻及新式丛书,以及待补入的丛书,其中子目估计一万种;

(4)孙殿起编有《贩书偶记》,大家认为是清代以来的著述总目,所收有一万余种;在1959年新印本《贩书偶记》的出版说明中,谓著者在本书初版印行以后,又积得资料一万余种,二者合计有二万余种;

(5)在《贩书偶记》未曾收入的清代著述,估计还有一万余种;

(6)《中国地方志总录》收入的方志,最近计算有八千五百余种;

(7)现存的古医书,估计有八千余种;

(8)通俗小说、民间唱本、地方剧本、宝卷、鼓词、家谱,以及在佛经、道经之外的各种宗教书,各种合计,估计有一万余种;

(9)碑帖、舆图估计有一万种;

(10)兄弟民族语文图书及其他,估计一万余种[68]

这些为数浩繁的古籍,如果杂乱纷陈,无所归属编次,那么寻检使用确有极大困难。要是有点目录学知识,那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目录书去了解图书的基本情况。现有的古典目录书,一般说来,都是过去的目录学者搜检群书,经过一系列的比勘考订、撰录、编目等程序而撰成的。因此,一编在握就可以帮助我们知其归属,搜检有据。这样运用既久,对于古籍图书的基本情况,就能大致了然。

基本情况有如:

1.各时代的古籍概貌

官修目录基本上反映了各朝官藏的图书现状,是比较完备的总书目,因而从中可以看到某一时代的古代图书概貌,如从《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可以知道汉代的图书总数是一万三千余卷[69]。从《隋书经籍志》的著录可以知道唐初的图书总数,包括经传存亡和道佛在内已有56881卷。从而,可以进一步知道从汉至唐图书量的增加将近四倍半。又如《汉志》没有史籍的独立门类,只在《六艺略》的春秋家后附录了23家、948篇,而到《隋志》,不仅把史部标为一大部,而且著录存亡史籍有874部、16558卷,较《汉书》增多何啻倍蓰,从而还可以了解到历史书籍发展增多的概况。(www.xing528.com)

2.古籍图书的归属状况

图书无归属犹如士兵无编伍,将给寻求图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熟悉目录,不仅可以知六分、四分、七分、九分之大部,更能了解各部细类,各类是何性质,各类所著何书。类有所属,书有所归,从而对学术情况也自然了解,这正起到了如郑樵所说“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70]”的功效。

在利用已有目录掌握图书基本情况的同时,学者由于具备目录学知识,增订已有目录书、编撰新目录书,使图书的基本情况得到更充分的反映。如清代邵懿辰就是利用《四库简明目录》而把所见各书版本不断标注,终于撰成《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成为反映图书版本的新目录书,为学者提供了方便。清人叶名澧的《桥西杂记》中曾记其事说:

邵君蕙西居京师,购书甚富,拳拳于版本钞法。……名澧尝见邵蕙西案头,置简明目录一部,所见宋元旧刻本、丛书本及单行刻本、钞本,手记于各书之下,可以备他日校勘之资。[71]

邵的后人又汇集了其他学者的一些标注,撰成《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不仅成为一部较完备的版本目录专著,而且还使人们利用它能对图书版本的情况一目了然。

3.古籍图书的考辨

古籍中撰者有阙名,篇帙有不同,而伪作、伪托更需订定。对于这些方面的考辨,无一不需借助于目录,所谓“或得一古书,欲知其时代、撰人及书之真伪、篇之完阙,皆非考之目录不为功”[72]

余先生还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古典目录学的所得,进一步提出了目录学对古籍考辨有六项功用,即:

(1)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伪。

(2)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

(3)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

(4)因目录访求阙疑。

(5)以目录考亡佚之书。

(6)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73]

这些都对考辨古籍真伪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不能仅据此而贸然判定真伪,还需有更多的本证和旁证来作最后的确定。

如此看来,目录学知识对于了解图书总的基本情况,确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