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幅度和速度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总人口数量为5.4亿人,其中仅有10.6%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剩余90%左右的人口都居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走得非常慢,在20世纪70年代末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未超过20%,人口城镇化的增长幅度不到10%。然而,在接下来又一个30年的时间里(1980—2012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幅提高,从1980年的19.4%增长至2012年的52.57%[14],2011年也是我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第一年。
人口的城市化表面上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而从更深层次来看,人口城市化蕴含的是人们生活方式从农业生活向现代工业化生活的转变。人们放弃农村生活投向城镇,必定要放弃原有的农业生活方式,然后去适应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地域的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处所的改变,改变更大的是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包括消费模式在内的方方面面。同一个人,居住在城市中的消费水平要比居住在农村中高,消费观念也要更为前沿。因此,人口城市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迁移人口自身的消费,更重要地是它改变了整个国民的消费。而伴随人口城市化巨幅提升的30年时间里,我国人口总量也巨幅攀升,两者共同作用之下,我国城镇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同样非常可观。在两个变量共同的增长中,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从中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然而,尽管在人口城市化进程发展如此快速的近几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之间消费水平的落差仍然十分明显,这从第四章对CHARLS数据的处理结果中得到了证实。可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区隔对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影响深重,也反映出城市化进程对消费,特别是对老年人口消费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www.xing528.com)
而如果我们展望未来,仅凭人口城市化这一点,随着人口进一步向城镇地区集聚,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和整体消费规模都会得到提升。而人口城市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正效应同样可以延续到老年人口身上,因为城乡老年人口在消费水平上的差距要比城乡年轻人的差距大。因而,对于老年人口迁移群体,他们从农村迁移至城市之后消费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为何有些老年人口因子女在城市工作的关系也随迁到城市,但是由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而折返回农村生活,这个例子也可以从反面说明,那些努力适应城市生活而留在城市的老年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改变要比年轻人大。虽然当前的城乡迁移大军主要是中青年人口,但是当这一批人口未来进入他们的老年阶段时,城市生活模式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已无法抹去,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观念态度早已是城市模式,未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模式很有可能由他们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