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老保险制度: 夯实老年人生活的经济支撑

养老保险制度: 夯实老年人生活的经济支撑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改善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是功不可没的。养老金和退休金作为我国老年人口最主要的老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它的提高就是老年人口经济状况的改善,是使老年生活有经济保障的最有力措施。

养老保险制度: 夯实老年人生活的经济支撑

尽管第四章的结果中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收入状况仍然低下,特别是与居民收入水平进行比较之后,差距更为明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近1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已然得到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来自退休前的财富储备,也来自退休后养老经济保障的到位,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老年人口在老年阶段的经济生活的后顾之忧正在逐步减少。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改善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是功不可没的。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的工作总结,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人数超过3亿人,比2011年底增加1 988万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万亿元,总支出1.55万亿元[6]。2011年,我国进行了新型城市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截至2012年底,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84亿人,比2011年底增加1.52亿人,共有1.31亿城市和农村的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7]。此外,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也得到调整,2012 年底,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的基本养老金达到1 721元,比2011年底提高了210元的水平[8]。养老金和退休金作为我国老年人口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老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它的提高就是老年人口经济状况的改善,是使老年生活有经济保障的最有力措施。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从2000年至2010年的3次调查中显示出我国老年人在养老保障的选择上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转变。2000 年之时,在受访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口中,把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首选养老保障的比例分别为23.4%和5.1%,这一比例在2006年时分别上调至50.3%和11.8%;与之相对应的是选择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明显下降,城市受访老人从2000年的52.3%下降至2006年的18.4%,农村老年人口由80.8%下降为64.6%[9]。在养老保障方式的选择意愿上,2010年的调查结果有更大的变化:(1)不分城乡,一共有超过40.4%的老年人选择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最大;(2)29.3%的老年人选择把钱都花在子女身上(老了靠子女养老);(3)26.9%的老年人选择用自己的储蓄来养老;(4)仅有2.2%的老年人选择购买商业保险来养老。并且,仅有不到25%的受访老年人为自己存了一笔养老的钱,剩余将近75%的受访老年人并没有为自己存养老的钱[10]。这不仅反映出我国传统的养老观正在发生改变,也体现了我国老年人对社会养老保障具有很大的信心。(www.xing528.com)

无论从人社部的数据,还是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数据,都已反映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经济保障状况的落实与提高。这其中,我国政府所作的政策关怀与实际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老年阶段的经济状况得到保障,不仅能提高老年阶段的消费水平,而且也减轻退休前的经济储备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围退休期”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

政府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我国多数居民的养老保障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老年人口消费状况:(1)通过政府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养老,无论是对于缴费人群还是领取人群而言,从心理上对自身老年阶段生活有保障的信心度都有提高,或者说对自己老年生活更有底气。(2)对老年生活有底气就会使老年人口敢于消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3)对老年阶段生活保障的信心同样影响到工作阶段的人口,除了减少为老年生活而储蓄的压力,更重要地是让人们从年轻时期开始就形成更成熟、更先进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而这将会延续至老年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