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国民富裕程度的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状况实属低迷,更不用说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了。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1元人民币[1],可以推测在1949—1978年的人均GDP水平更不乐观。这样一个贫穷的状况,按照Lee和Mason(2011)根据国民富裕程度对国家或经济体的分类,这一时期我国的人民富裕水平属于第三世界一类,这一类别国家的年龄别消费水平的顶峰是在中年阶段,而当人们进入老年阶段开始,人均消费水平开始逐渐下滑,具体下滑多少取决于人们的贫穷程度。
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198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制变革在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键变革在于将农民的经济收入与劳动成果相关联,使得多数农民可以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富裕起来。随后的几年中,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城市地区迈进。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允许国有企业有权力自主分配其部分业务和利润,也催生出许多乡镇企业、私有企业、三资企业等新所有制形式的公司企业。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在1991年时的我国人均GDP水平达到1 900元人民币[2],与1978年相比有巨大飞跃。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一基本经济体制的变革从根基上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运作方式,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得到空前的提高,从1992年的2 300元人民币增至2012年的38 500元人民币[3]。
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国民更加富裕,更是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的随之改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到如今,我国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人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国民整体消费水平也得到空前的提升。(www.xing528.com)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消费各异
生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老年人口有着不同的消费状况。我们考虑一个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年人口,和一个在改革开放初期步入老年阶段的老年人口,两者的生活水平、富裕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退休前工作情况、养老保障、医疗水平等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方方面面的差异集中于一起,使得两者的消费具有差异。比如,不同时代的老年人口在退休前所积累的财富不同,直接造成退休之后经济状况的不同;再比如,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老年人口,其消费方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前者以生活必需型消费为老年消费的主要构成,而后者的消费则更具有多样性。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老年人口在消费上存在明显差别,但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老年人口与现在的老年人口之间存在的差别相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前进的步伐更大,后两者的差别甚至比前两者更大。未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国民富裕程度的提高等一系列经济环境变革,将会使得未来我国老年人口消费继续发生较大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