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及步骤

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及步骤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可以使采购绩效评价结果有意义。标准成本法给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带来了可量化的工具。直接物料各个差异导致的成本差额,简称“价差”,它反映了采购职能对于供应市场价格的博弈与掌控的优劣势。即以上两项计算结果的价格差额与用量差额之和。特别是在有“价差”时,标准成本法更被普遍用来评价和考核采购效率的绩效过程与结果。

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及步骤

采购绩效评价关键指标包括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两类指标。效率是衡量投入水平与所得产出之间的关系;效果是衡量产出的成果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可以使采购绩效评价结果有意义。

1.计算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对实际结果与最初目标(或是预测、基准等)绩效比较的有效途径是计算差异。标准成本法给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带来了可量化的工具。下面借鉴标准成本法,介绍价格差额与用量差额的计算原则以及在采购绩效中的应用。

(1)直接物料各个差异导致的成本差额,简称“价差”,它反映了采购职能对于供应市场价格的博弈与掌控的优劣势。计算公式如下:

价差=实际价格×实际采购量-预算标准价格×实际采购量

(2)直接物料用量差异导致的成本差额,简称“量差”,它反映了需求的波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量差=预算标准价格×实际生产用量-预算标准价格×生产需求计划标准用量

(3)直接物料总差额。

即以上两项计算结果的价格差额与用量差额之和。

【例8-6】 差额计算案例:

假设物料A的采购预算单价为5 100元/吨,生产计划中该物料的计划需求量为20 000吨/年。在年度运营执行过程中,由于供应市场的波动与供需双方博弈力的变化,实际采购价格为5 250元/吨,由于下游需求市场的不稳定导致生产实际用量仅为16 000吨/年。

价差=5 250×16 000-5 100×16 000=2 400 000元,定义为财务意义上的“损”

量差=5 100×16 000-5 100×20 000=-20 400 000元,定义为财务意义上的“益”

总差额=2 400 000-20 400 000=-18 000 000元。定义为财务意义上的“益”(www.xing528.com)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当涉及多种物料的混合使用时,也可以计算直接物料的产出与混合差额。

2.解释产生结果的理由和原因

组织的运营计划可以设定标准额度限制,一旦实际差额超出或达到预警水平,应当使用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为标准来分析差额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有“价差”时,标准成本法更被普遍用来评价和考核采购效率的绩效过程与结果。

因物料价格差异导致的成本差额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实际采购执行的价格比采购预算价格高或低;

(2)由于实际需求量的变化导致的采购数量比原计划的大或小,从而可能形成的价格优惠折让或损失;

(3)实际支付时由于供应商或物料本身的问题而导致的价格变动;

(4)原计划采购物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缺货,必须购买其他替代品而导致的价格上涨或下降。

物料用量差异导致的差额成因有:

(1)下游各个环节的实际需求比原来需求计划量增大或减少;

(2)各环节特别是生产环节的损耗比原计划的大或小。

把结果应用到可行的行动计划中,才会使评价从回顾检查变为一种真正为提高未来采购绩效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