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意义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也被部分学者翻译为流空间a)概念由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于199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新城市主义”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他后来在其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对流动空间做了进一步的描述与解释,认为流动是指社会、经济与象征结构中,社会行动者所占有的物理上分离的位置之间的那些有所企图的、重复的、可程式化的交换与互动序列,流动空间乃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b。同时,他指出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共同构成,其中第一层次是由电子交换的回路所构成的物质支持(以微电子为基础的设计、电子通信、电脑处理、广播系统以及高速运输)。可以看出,高速运输是流动空间的基础物质支持之一,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等为代表的高速交通方式协同信息通信媒介共同推动了流动空间的发展。此外,卡斯特将世界解构为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通过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相互耦合与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同作用、替代作用、增强作用和补充作用四个方面,从而将信息技术等物质支持系统(含高速运输)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有效整合在一起,为信息时代(快速交通时代)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内学者沈丽珍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地理学角度的流动空间理论体系,她认为流动空间的概念包含研究对象、基本过程、支撑媒介、重要组成和典型空间的内容解析,并指出流动空间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流线,并以快速交通流线为支撑,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而建立起来的空间c。可以看出,快速交通系统是流动空间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础性载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