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公路事业迅猛发展,公路养护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的现状及难点:一是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现象突出。目前,公路管养经费仍旧通过计划模式划拨,养护成本根据计划里程成本核定,而不是依据完成养护生产任务的实际需要来核定成本。二是人员富余,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公路事业迅猛发展,公路养护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的现状及难点:
一是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现象突出。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多,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科技重视不够,对公路管养缺乏足够的研究和有效的法律约束。目前,公路管养经费仍旧通过计划模式划拨,养护成本根据计划里程成本核定,而不是依据完成养护生产任务的实际需要来核定成本。也就是说,养护生产单位的承包经费绝不会超过养护里程计划成本,导致养护工程费投入不足,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时处治,影响路况质量。
二是人员富余,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以某养护管理站为例,每年承包经费是21万元,有职工10人,每人平均收入16000元/年,工人工资就需16万元,投入养护的经费只有5万元,其中包含了机械使用费、养护材料费、间接费、临时用工工资等,显然,这些养护生产经费远远不够。(www.xing528.com)
三是养护机械装备率低,养护机械落后。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工程机械和养护机械陈旧老化,市场竞争能力弱。因资金困难,无力扩大再生产。施工中,普遍以运输机械、碾压机械运用于公路工程及公路养护作业,其他以人工作业见多,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与社会化大生产及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形成较大反差。
四是养护生产组织、作业方法陈旧。一些单位的路面养护方式还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新工艺、新技术未能推广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