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缺性与选择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同一种资源和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的欲望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因此,在用有限的资源和物品去满足人类的不同欲望时,就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资源的决策。这些选择构成了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即将稀缺的资源用于生产什么产品以及生产多少的问题。人们有各种欲望,而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选择究竟生产哪些产品,各生产多少,以满足人们哪些欲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例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可以用来种粮食,也可以用来盖房子,这都是人们需要的。那么究竟多少用来种粮食,多少用来盖房子,这是人们要进行选择的。
(2)怎样生产?即选择何种生产方法来生产。生产的过程是将生产资源进行组合的过程。不同的组合方式,得到的产量会存在差异。例如,同样的电器产品,可以采取完全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也可以采取人工组装方式生产,前者投入的机器设备多,而投入的劳动少;后者投入的机器设备少,而投入的人工多。究竟选择哪种方式最有经济效率,这也是人们要进行选择的。
(3)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分配给谁的问题。这是为了解决谁来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机制进行产品分配,分配的数量界限如何把握等问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存在稀缺性,所以选择问题,也就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课堂讨论
高职毕业后,你是先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产生了选择的必要性。选择就是善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尽我们所有的,做我们最好的”。做出选择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把某一既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利用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取的最大利益称为机会成本,也可以说是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实际代价。例如,一个人选择上高职,他就必须放弃三年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放弃的这些工作收入就是选择上高职的机会成本。
小案例
留学生的选择(www.xing528.com)
一位外国留学生拿到了研究生学位,很快就要回国了。该留学生国家的贸易条例允许人们回国时带回一辆崭新的汽车,且无须缴纳关税。留学生的岳父请他带回一辆价值20 000美元的雪佛兰汽车,并寄给他一张数额刚好的支票。这让留学生很为难,他早就计划要带一辆雪佛兰回国卖掉。因为,新车的进口税是50%,这样一辆车在经销商那里卖30 000美元。留学生估计,他私下里随便就能卖到28 000美元,净得8 000美元的收益。故此,把车以20 000美元的价格卖给岳父,机会成本将是8 000美元。无法获得8 000美元,实在是很大的损失。最终,留学生还是选择了承担损失,因为他更重视维系家庭的和睦关系。
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既定的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
经济资源是稀缺的;这是西方经济学认定的一条普遍法则,这里可以用简单的数字和图形来说明资源的稀缺性。假设全社会的所有资源只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物品。大炮代表武器,能满足国民安全的需要,黄油代表食物,能满足国民温饱的需要,两者都是经济物品,需要消耗资源才能生产出来,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大炮势必导致少生产食物,多生产食物则会导致少生产大炮。
假定一个社会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如全部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万门大炮,如果全部生产食物可以生产5万吨食物,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食物不同数量的组合,如表1-1所示。
表1-1 生产可能性表
根据表1-1,我们可以作出图1-1。在图1-1中,连接A、B、C、D、E、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和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食物最大产量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AF线上的任何一点(如C点,代表了2万吨食物和12万门大炮)都是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AF线内的任何一点(如G点,代表了2万吨食物和6万门大炮)都是现有资源条件下能达到的产量组合,但是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AF线外的任何一点(如H点,代表了4万吨食物和12万门大炮)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组合。
图1-1 生产可能线
“大炮与食物的矛盾”使得我们面临着选择的问题,即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尽可能多的经济物品,以最大程度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