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普村庄资源及脱贫攻坚概况

金普村庄资源及脱贫攻坚概况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金普村在规模化产业发展上主要进行了中药材、烤烟种植,截至2018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500亩。全村中药材种植最大面积主要集中在新乐组与小马坪组,两个村民组成立了针对中药材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村内优越水质条件,2018年成立了矿泉水加工厂,厂址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开始生产后将成为金普村较大的一个扶贫车间,以带动农户就业。

金普村(东经99度56分41秒,北纬26度45分59秒)隶属云南省玉龙县九河乡,位于玉龙县西部,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352户1258人(卡户114户444人),平均海拔约2650米,村域面积56平方千米,有耕地约7150亩,林地约85000亩。全村设有6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有党员85名,现建有党员活动室7个。

全村13个村民小组中,老佐罗组平均海拔约2495米,本组9户(卡户4户),全为普米族;通海落组平均海拔约2630米,本组20户(卡户6户),全为普米族;大麦地组平均海拔约2560米,本组12户(卡户5户),全为普米族;大丰乐组平均海拔约2623米,本组19户(卡户4户),以纳西族为主;小丰乐组平均海拔约2634米,本组32户(卡户11户),以纳西族为主;拉支组平均海拔约2800米,本组59户(卡户28户),全为纳西族;拉普组平均海拔约2695米,本组84户(卡户20户),以普米族为主;木化组平均海拔约2618米,本组15户(卡户3户),以纳西族为主;冷水沟组平均海拔约2771米,本组16户(卡户4户),全为普米族;新乐组平均海拔约2893米,本组33户(卡户11户),全为纳西族;大栗树组平均海拔约2677米,本组24户(卡户9户),全为普米族;小马坪组平均海拔约2798米,本组14户(卡户3户),全为普米族;大马坪组平均海拔约2712米,本组14户(卡户5户),全为普米族。

对金普村13个村民组所在地理位置高程信息汇总分析及村民组民族特征分布总结得出,全村居住点中海拔相对较低区域主要居住普米族,海拔相对较高区域主要居住纳西族,表明普米族在本区所占据生存空间更利于生产生活所需,此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纳西族是迁徙至当地居住最晚民族。金普村属于山区,平坝较少,低处平坦区域已无可居住场所,纳西族遂居住于海拔相对较高地区。本村居民居住生活空间集中于2600—2800米,共有238户,以普米族为主;2600米以下共21户,全为普米族;2800米以上92户,全为纳西族,反映出2600—2800米区域的空间环境在本区内属于生产生活集中区,此高程内也是属于全村耕地集中区域。从不同村组的海拔高度及贫困户数量可看出,本村贫困户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中部区域,此种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是由于本村中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约占全村总人口70%;是由于山区更适宜于中药材种植,本村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中药材种植为主。

金普村在规模化产业发展上主要进行了中药材、烤烟种植,截至2018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500亩。中药材种植从2003年开始发展,以村民零散种植为主,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村内通过引进企业进行土地流转,共流转1000多亩土地用于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已逐步成为村内主导产业。全村中药材种植最大面积主要集中在新乐组与小马坪组,两个村民组成立了针对中药材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内从2012年开始布局种植烤烟,至2018年,全村种植面积约350亩。村内产业布局主要是低海拔地区种植烤烟,高海拔地区种植中药材。村内还布局有蜜蜂养殖(2015年实施)、山葵种植(2016年实施,约300亩),养蜂产业在农户全年经济收入中占比逐步增大,部分农户通过养蜂每年可增收3万—4万元。基于村内优越水质条件,2018年成立了矿泉水加工厂,厂址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开始生产后将成为金普村较大的一个扶贫车间,以带动农户就业。村内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党员服务队对产业的合理布局、农危改工作推进、教育扶贫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www.xing528.com)

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方面,截至2018年,全村通组路已全部完成道路硬化,道路硬化总里程约40千米。其中,2014—2018年完成约15千米,2018年度完成25千米。饮水保障工程建设方面,全村现有保障性水源点15个,规模较大、聚集较为明显水窖群2个,铺设饮水管网总长度约25千米,其中2014年之前完成约14千米,2014—2018年完成约9千米,2018年完成约2千米,已实现安全饮水有保障。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明显改善,全村共完成危房改造130户,主要集中在2017年实施完成,现已实现安全稳固住房全覆盖。村内2010年由“世界宣明会”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投资建村小学1所,2019年由三峡集团对口帮扶项目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投资15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改扩建,现为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8名老师53名学生。村内2016年投资15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了改扩建,现有医务人员2名,床位10张,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已实现签约医生全覆盖,建档立卡户农村合作医疗缴纳由政府全额补贴,村民基本医疗有保障。

全村现建成的7个党员活动室中,通海落组、大栗树组党员活动室由三峡集团对口帮扶分别投资20万元、15万元于2018年建成;大丰乐组、大马坪组党员活动室由县委组织部分别投资12万元、15万元于2017年建成;拉支组党员活动室由整村推进项目投资35万元于2014年建成;拉普组党员活动室由沪滇合作项目投资30万元于2017年建成;新乐组党员活动室由县财政投资20万元于2015年建成;其余6个村民组暂无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的修建,保障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作为当地村民文娱活动的重要场地,活动室内相关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推动乡风文明的提升;党员活动室为村民提供非正式联系的场所,进而加强了村民间的交流沟通,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方面也有助于实现信息交流、流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