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铭刻艰难困苦:记忆与本地性

铭刻艰难困苦:记忆与本地性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地性”是指被访人的出生地,18岁之前的成长地,如今工作所在地的玉龙县及丽江市所辖的除玉龙县之外的其他县域背景。“本地性”概念还包括“农村”“民族”两个指标。表上的信息是从访谈中提取的,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本地性”作为突出因素,对被访人的脱贫攻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和村党支部书记郑绍吉,傈僳族,2018年48岁,太和村人。王国军是黄明村第二位大学生,2018年37岁。

铭刻艰难困苦:记忆与本地性

“本地性”是指被访人的出生地,18岁之前的成长地,如今工作所在地的玉龙县及丽江市所辖的除玉龙县之外的其他县域背景。13位被访人中,除3位出生地和成长地在玉龙县邻域外,其他人均在玉龙县出生与工作。“本地性”概念还包括“农村”“民族”两个指标。从表7-1可知,13位被访人均出生于农村,其中11位出生在位于玉龙县的农村;13位被访人中除1人是汉族之外,其余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即纳西族(6人)、白族(3人)、傈僳族(2人)、彝族(1人)。表上的信息是从访谈中提取的,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本地性”作为突出因素,对被访人的脱贫攻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和村党支部书记郑绍吉,傈僳族,2018年48岁,太和村人。高中毕业后,返乡任小学教师,后当上村支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他就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风雨无阻,险象无数,而跟他一样大的其他同伴,因为吃不了走山路的苦,小学没读完就放弃读书了。访谈中郑支书谈到,村里人世世代代对于修路的渴望深嵌在骨子里。脱贫攻坚开始后,村里终于有钱、有组织来建设通组路、通户路了,他这个当书记的不带头干,就对不起祖先的梦想和还将生活在此的子孙后代。问及他每天十几个小时完全扑在工作上,而补贴每月只有1800元,会不会觉得很委屈?他说父母是农民,现在老了,还有病在身,干不了农活儿,但是就医有医保,花钱也不多;妻子一人在家务农,喂养着三四头猪,种了五亩地,烧点酒卖,一年收入有2万元;儿子大专毕业后在镇里做协警,一年也有2万多元收入;加上他自己每年的2万元左右的收入,一年全家收入六七万元。还有一个小女儿读初中,花不了多少钱,支出也不多,是完全可以安心搞脱贫攻坚工作的。

王国军是黄明村第二位大学生,2018年37岁。村里老支书和乡党委动员他返乡当村干部,他爽快地答应了。问及原因,他告诉我们:黄明村自然地理条件恶劣,7个村民小组,5个民族,分布在金沙江边海拔1200米到3500米的一面斜坡上。农户居住分散,一个山头住几户人家,吃水和通行非常困难,到自家山林和耕地去干农活儿,最远的得走三四个小时。记得21世纪初“两基攻坚”时,为扫盲达标,培训老师白天给学校的学生上课,晚上才能做村民的扫盲培训。他姑姑要打着火把,从10多千米外的住地,走羊肠小道,翻山越岭到中心村去听课,路上得花4个多小时。他自己读初中时到乡镇中学上学,一周才回家一次,得背一周吃的苞谷、红薯,单程要走四五个小时。路实在太难走,为此自己还曾在家休学一年。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做过规划设计,还经过商,做中草药生意,到家乡山里收野生菌卖。三年前还在自家地里种重楼(一种名贵中药),投资近20万元。他之所以同意回村当干部,就是知道脱贫攻坚是村里自古以来没有遇到过的大好事。这两年,在他的参与下,黄明村已有7个组通公路,生产、生活用水也全部解决了。连最远的大山中那二三百亩林地都通水通路了。全村仅卖野生菌的收入每户每年可达2万多元,而在过去没路进山,采集不多,也卖不出去。他也将重楼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用耕地以短养长的模式在经营,政府和社会扶持资源都在按规范往里投。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是合作社股东和经营户,全村的贫困户脱贫和不返贫都没问题。他自己的产业发展也会很大,因为他的父母都学会了种植技术,也学会了与电商打交道,只需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山货出山。(www.xing528.com)

黎明乡副乡长黄俊杰,是乡里派到新建移民新村的驻村工作组组长,黎明村人,傈僳族,2018年30岁,云南警官学院毕业,是村里傈僳族的第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入公务员队伍。因黎明乡扶贫移民搬迁任务重,特别需要当地干部到第一线工作,他两年前来到了现在的工作点,2018年升为副乡长。问到黎明村脱贫攻坚之前与现在有什么变化,他说有三大根本性的变化:一是教育的观念和读书的行动。过去傈僳族住得比较分散,也没有通畅的交通与外界沟通,读到初中的人基本没有。他是因为自己家所在地附近十年前因修水库通了公路,父亲在家门口开了一间小杂货店,与外面的人交往多了,从而开阔了眼界,才逼着他一定要读书。读书的经历很艰苦,最终他成为村里文化最高的人。脱贫攻坚开始后将小学搬到了村里,路也修到了农户家门前,对“直过民族”的教育政策有特殊支持,其中对傈僳族还有特殊照顾,很让他感动。因此村里的扶贫工作,一直将教育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路径,言传身教地入户工作。这两年村里已经没有辍学的孩子,读初中、高中的也有几个了。对成年人,特别是老人和妇女双语培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在每户都有了电视机,对汉语学习很有帮助。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住得偏远的非卡户因移民搬迁政策开建新村,集中居住,已经具备了庭院经济(在院子里种植重楼等中药材)的基础,较之过去,多了一条稳定增收的生计之路,每户的生计来源有3—4种,即使遇到自然灾害,也不容易再返贫。三是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木楞房、土坯房低矮、暗黑、开裂、漏风和漏雨,现在是傈僳族文化图腾标识醒目的二层或三层砖瓦小楼式庭院,错落有致的傈僳族新村,建在老君山景区范围内。今后民俗旅游外有市场需求,内有绿色生态特色食材供给,加之一拨拨至少受过中等教育的孩子们可以返乡创业就业,前景是实实在在的。小伙子说,为自己民族的脱贫和发展工作奋斗,他很有成就感

每访谈一位这样的人,都会传递给我们踏实的信念和阳光扑面的鲜活感,因为脱贫攻坚的责任被他们扛在肩上的时候,他们也脚踏在告别贫困昨天的征程中。过去和未来,他们都了然于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