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搬迁实现了贫困户“挪穷窝”的目标,但其能否真正“换穷业”,乃至最后彻底“拔穷根”,则需要地方政府和搬迁群众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以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而言之,搬迁并不等于脱贫,它只是改变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贫困人口最终能不能脱贫致富还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后续发展问题将直接决定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效。为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生计来源和相应的后续发展能力,玉龙县想方设法盘活迁入地和迁出地两种资源,构建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发展机制,积极应对贫困人口搬迁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众所周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寨往往是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而之所以形成这种发展局面是因为人口的过快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居民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进而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但移民搬迁后,迁出地的人口资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这些区域可以利用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耕地的改良和山林的绿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前提条件。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背景下,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大量的涉农资金项目投向农村,激发了迁出地的发展活力,使其不再是一个废弃的空间,而变成一个希望的空间。玉龙县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盘活农村资源存量,吸引资本下乡发展特色农业,构建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迁出地的农业发展收益惠及贫困人口,把迁出地的农村开辟成他们重要的生计空间,构建起贫困人口多元化的生计模式,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和长远发展有保障。(www.xing528.com)
玉龙县的农业资源丰富,在搬迁人口形成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来解决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玉龙县通过筹集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户均1.9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搬迁户通过发展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增收的目标。对于那些有外出务工意愿和能力的搬迁户,玉龙县积极利用沪滇东西扶贫协作平台进行劳务输出,拓宽搬迁户的增收渠道。在新时代,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城乡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渐趋消解,城乡融合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城乡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在此背景下,乡村不应该被视为一个没有希望的空间,在既有的政策环境中,乡村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玉龙县正是准确地把握了城乡关系的新发展方向,在探求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路径时,高度重视如何盘活农村资源存量,构建城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为搬迁群众营造多样化的生计空间,让他们在安置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