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移民搬迁解决县域结构性贫困问题

以移民搬迁解决县域结构性贫困问题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范围内有山地、盆地、河谷三种地貌类型,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53%。同时,因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时至今日,县域范围内仍有不少群众生活在高寒山区和半山区。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就地扶贫开发的难度大、成本高,迫切需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通过移民搬迁,搬迁户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距离也大大缩短,便利性显著增加。

以移民搬迁解决县域结构性贫困问题

玉龙县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接合部,横断山南麓,北高南低,群峰林立,沟壑纵横。南北长151千米,东西宽112千米,总面积6198.76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22.25万,经测算,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6人,区域面积广阔,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县域范围内有山地、盆地、河谷三种地貌类型,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53%。在民族分布上,这里居住着纳西、汉、傈僳、白、彝、普米、藏、苗、回、壮10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互动融合中,形成了纳西族白族汉族住坝区,傈僳族苗族住半山区,彝族住高寒山区的居住格局。地貌地形多样,民族多元,居住分散,这些特征增加了精准扶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玉龙县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不平衡,2004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被列为滇西边境连片特困地区县。全县有3个省级贫困乡,40个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54户15663人。2014—2017年累计减贫3794户14496人,其中,2017年脱贫710户2571人,未脱贫360户1167人,贫困发生率从8.36%下降至0.62%。

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个县域经济以木材产业为主导,很多山林甚至原始森林被大规模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曾经的富饶之地变成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部分林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禁伐计划,玉龙县的滥砍滥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特殊地形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地质灾害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因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时至今日,县域范围内仍有不少群众生活在高寒山区和半山区。那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村寨到现在还没有通路,公共服务建设严重滞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本改善。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就地扶贫开发的难度大、成本高,迫切需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龙县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来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住房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的问题,并且同步推进后续的产业培育、就业转移、教育跟进,最大限度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通过精准识别,严控政策门槛,玉龙县297户1239人被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其中建档立卡户232户1015人,搬迁65户224人。考虑到其他建档立卡户和一般户的搬迁需求,玉龙县坚持“卡内卡外同推进”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国家发展红利。玉龙县通过自筹和整合资金3.5亿元,完成4505户16112人的搬迁,其中建档立卡户2668户9734人,一般户1837户6378人。在安置方式上,坚持“搬迁不离地”的原则,不人为地切断搬迁户与土地的联系,全县除一个安置点在县城外,其余的都采取行政村范围内的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充分考虑搬迁户的实际,循序渐进地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系统。在配套设施方面,以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安置点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能满足搬迁户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通过移民搬迁,搬迁户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距离也大大缩短,便利性显著增加。在后续发展方面,全县整合相关资金,按照户均1.9万元的标准,为搬迁户发放产业发展基金,以此来培育和发展特色的种养殖业。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定期组织搬迁户进行种养殖方面的培训,并对有外出务工能力和意愿的搬迁群众进行技能培训,与上海、广东等东南部沿海地区以及丽江市建立劳务供需合作关系,开展“点对点”式的易地劳务输出,为搬迁户开启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原先居住在深山中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在人口相对集中、居住规模适度的基础上,搬迁人口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也随之逐渐改变,美好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依托搬迁人口的安置社区,基层政府也找到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对贫困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有了提高。玉龙县的易地扶贫搬迁,直接改变了搬迁人口的居住环境,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