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目标,把“就业脱贫工程”列为决胜脱贫攻坚“九大工程”之一,紧紧围绕“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以系统性的举措,通过转移就业、创业扶持、贷免扶补、技能培训等,力求“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5—2018年,全县累计开展农业产业技能培训44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2.84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126人(次),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19期,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00人。
1.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
玉龙县总人口22.25万,农业人口20.5万,农村劳动力13.5万,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入,依靠转移就业相对来说是最有发展前景、最具潜力的途径。玉龙县采取就近就地就业和对外劳务输出的方式,积极推动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劳务收入,从而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其中,在转移就业工作方面,玉龙县坚持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扶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城市服务业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贫困人口转移,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同时,重视劳务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使劳动力转移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此外,对于实在无法离乡又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人社局针对性地开发了相应的乡村公共服务岗位,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的劳务补贴,保证他们有最低的收入来源,如2018年,玉龙县就提供了200个乡村公共服务岗位。
案例 有组织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有组织
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瑞华介绍:在玉龙县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工作中,不仅要保证他们出得去,还要确保他们能留得下来。为此,玉龙县在资金补助方面,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只要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就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而对于公共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只要促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并且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也给予400元(市内就业)和600元(市外就业)的补助。对于村“两委”班子促成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也给予200元(市内就业)和300元(市外就业)的服务补助。
除了政策性补助,对于到省外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他们还负责全程护送,包括机票预订、登机、进企业安置、工作岗位调换等。通过这种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方式,保证贫困劳动力及时尽快与企业对接,在避免农民上当受骗的同时,也降低了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成本。目前,玉龙县到省外务工就业人员有2709人,市外省内务工人员2878人,丽江本地务工人员25000人。在收入方面,“如果是在本地务工的人员,每年平均下来能存8000元左右,而在省外务工的能存15000元左右,这相对于他们以前的收入来说,还是很不错的”。(www.xing528.com)
为了随时了解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境况,县人保局建立了“微信群”等交流联系平台。杨瑞华自己因多次随从务工人员外出,也建立了私人联系的渠道,以随时了解相关动态。他介绍说,在他跟踪的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一个已经在上海一家电厂工作了两年,月工资涨到了6000元,他每个月都会往家寄存3000元左右,家里脱贫就得到了保障。当然,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会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形,有时候还会向自己要红包,有时候甚至晚上12点还打电话来借钱。
2.全面推进贫困群众技能培训服务
玉龙县在技能培训服务中,建立了就业扶贫培训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定点机构培训、多渠道就业”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贫困劳动力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种养殖业、乡村旅游家政保洁、酒店服务、中式烹饪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从而使每个适龄贫困劳动人口都能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更好的就业。
例如,在黎明乡美乐村组织的养蜂技能培训、九河乡九安村组织的刺绣培训、九河乡九河村组织的木雕培训、拉市镇海东村组织的烹饪培训、鲁甸乡组织的中药材种植培训、大具乡组织的油橄榄种植培训等,都是在挖掘当地优势资源(种植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的基础上,结合就业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力专业培训。这些培训项目,贴近农民需求,不走形式,切实实现了以技能培训带动就业的目标,得到了群众极大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