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作用,构成了“五个一批”中“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内容。玉龙县在决胜脱贫攻坚中,把“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之一。2015—2018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约1.7亿元,其中,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21亿元,医疗救助金1962万元,临时困难救助资金498万元,农村特困(五保)供养金2394万元;同时提高社会保险水平,实现了符合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并突出保障重点和保障对象分类施保、分类施策,将农村“两无”(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4户1207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落实了“两线合一”,全县平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4年每人每年2180元提高至2017年的3410元。
在农村低保服务供给中,玉龙县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从前都是“以表施保”,即按照指标报人数,有多少指标报多少人数,如果多争取一点指标就能多报一些人数。自2016年“两线合一”制度实施以来,玉龙县按照上级要求,从现有指标18500人中减少2800人,这就需要认真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从“以表施保”到“按户施保”的方式转变,有效落实“两线合一”“精准施保”。
为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低保户”的大走访、大清查、大整改行动,玉龙县在民政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制定低保实施标准(2016年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保障标准不低于3100元,略高于2016年云南省公布的脱贫线3050元),以户为单位,派民政助理员与各村的扶贫工作队伍同步进行“低保户”的识别工作,完成了全县2800人的减量工作,并对减量后的15700人进行了分类施保(A类每人每月280元,B类190元,C类120元)。
2017年,玉龙县进一步巩固提升两项制度的衔接成果,落实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精准施保脱贫措施,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规定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通过认真全面地排查整治,清理了违规享受城乡低保的351人,死人吃低保的106人,清退了低保违规资金20.9272万元,农村低保从整治前的8476户15700人精准到4757户133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228户657人),并于2017年7月再次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3410元,略高于当时的建议扶贫标准线3200元,同时月补助标准A类280元,B类提高到196元,C类稳定为120元。
案例 奉联村“低保户”的精准识别(www.xing528.com)
奉科镇奉联村“两委”在“低保户”评选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每个村民小组每年专门召开一次评选“低保户”的会议,每家每户都要有人参加(实在不能回村的,需要委托其他村民代为参会)。由村民小组统一投票,识别出各村小组的“低保户”,然后交由村“两委”审定评议,核定村里面的“低保户”初步名单,然后上报奉科镇主管部门。经上级部门批复,村委会还要把“低保户”的名单在村里面公示7天,直到没有任何异议之后,才最终确定本年度本村的“低保户”人员。
据奉联村老支书树贵生回忆,在以前的工作中,那些没有评选上又认为自己应该是“低保户”的人,常来村委会反映情况,其中有一次还差点打起架来。“那个群众,他有一点残疾,身上有些病痛,但是他家买了一辆面包车。按照现在的政策,‘低保户’的名额不能给他,几经做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才把他劝服。”“既然进行了公示,群众有意见来反映,是常有的事情,也是正常要走的流程。我们就是按照政策,给他们认真细致地做宣讲,如果还信不过我们(村‘两委’),还有驻村干部,他们都是‘上面’派下来的工作人员,对政策的解释更权威,更能让老百姓信服,相信我们没有乱说(政策)。”
奉联村不仅“低保户”从评定、筛选到最后公示,充分保证全村人员(无论在村,还是不在村)的参与权利,实际上,在“建档立卡户”的评选过程中,也遵循基本的流程:(1)村“两委”及相关干部“遍访”,摸清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2)积极、全面地发动群众,由下而上初定“建档立卡户”;(3)对群众检举出来的漏评、错评案例,重新审核,确实存在问题的及时纠正。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加之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以及群众的广泛参与,“建档立卡户”的评定工作在全村得以顺利推进,奉联村真正做到了精准识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