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共存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世界

多元共存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世界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龙县地处滇、川、藏经济文化交汇带,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各民族文化绚烂多彩。纳西族祭天、祭祖、“三多”文化独具特色。丽江古城作为茶马贸易的“交汇点”,自古以来是一座以民族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换为主的“开放的不设防城市”。白族居住较多的九河、七河分别与剑川、鹤庆接壤,南诏时该地即有白族居住。多民族长期交往,和谐共生。

多元共存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世界

玉龙县地处滇、川、藏经济文化交汇带,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各民族文化绚烂多彩。《东巴经》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仪式上所用的书,汇聚了纳西人的古代知识和智慧,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字被誉为“活着象形文字”。纳西族祭天、祭祖、“三多”文化独具特色。纳西古乐乃“天籁之音”,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金沙江岩画分布于丽江与迪庆州境内的金沙江两岸,这里山高谷深,岩画一般与江面直线距离20—2000米。金沙江岩画内容主要反映野生动物和狩猎场景。白沙壁画留有唐宋遗风,是丽江明清时期佛教寺庙道教宫观中的壁画。白沙壁画是“茶马古道”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各民族传统友谊之结晶。

1.人与自然和谐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纳西先民对自然的崇拜意识上升到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认识,形成了大规模的“祭术”仪式。纳西人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精灵“术”原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有保持这种兄弟的均衡关系,人类才能得益于自然;如果破坏这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伤害自然,那无异于伤害了兄弟之情,会招致自然的报复。《东巴经》认为乱砍滥伐、污染水源、盲目开山劈石、乱捕野生动物,是惹怒“术”的几个主要原因。这种蕴含纳西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哲理思索的观念,充满了人类睿智和理性光辉的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规范。

2.历史悠久,贸易兴盛

玉龙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据考古发现,距今10万—5万年前,玉龙县境内有人类祖先晚期智人活动。新石器时期及青铜器时期,在东、西部金沙江河谷及丽江坝马鞍山等地,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石棺葬,当地人称其为“摆夷坟”。纳西族先民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带,后逐渐南迁,并融合了土著民族。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记载,古时纳西族有梅、禾、树、尤四支,梅、禾二支迁到江边居住,树、尤二支迁到丽江坝居住。纳西族祭天、除秽、禳灾、求寿仪式中念诵的《东巴经》中有纳西人从西北河湟一带迁徙到境内居住地的迁徙路线等内容。(www.xing528.com)

丽江古城作为茶马贸易的“交汇点”,自古以来是一座以民族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换为主的“开放的不设防城市”。《东巴经·挽歌》中记载有一个“贩马”的故事,讲述了三个姑娘从丽江四方街、中甸纳帕海、苏罗河边、俄亚、左所、永宁等地贩卖她们豢养的马匹的故事。明末清初,纳西族地区的食物贸易更加发达,在丽江已形成用于贸易的市场。从玉龙县境内的作物来看,就是一道民族交流的“物谱”,如玉龙纳西族本土的“蔓菁”,也相传为诸葛菜,《云南记》载:“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为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至于玉米马铃薯等更是普遍种植。

3.民族关系和谐共生

县域为多民族居住地区。据考古发现,距今10万—5万年前,县境内有人类祖先晚期智人活动。唐樊绰《云南志》载:县境西部金沙江河谷地区有么些蛮(纳西先民)、汉裳蛮(汉族)、施蛮、顺蛮(傈僳先民之一)等。境内世居民族有纳西族、汉族、傈僳族白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回族壮族等。纳西族先民系居于河湟地区的羌人,后逐渐南迁,约汉唐时迁入境内,不断融合原居于县境的土著和外来民族,丽江遂成为全国纳西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纳西族在汉文献中记载为摩沙、磨些等,有纳西、阮柯、阮西、纳恒、露鲁等支系。其中,纳西占纳西族人口的90%以上,“纳”指黑色,“西”指人,意为崇尚黑色的人。境内各地均有分布,多和姓,讲纳西语西部方言。白族居住较多的九河、七河分别与剑川、鹤庆接壤,南诏时该地即有白族居住。宋淳祐四年(1244年),蒙古兵第一次南下经县境征大理,白族将领高禾率部在九河阻击,击退蒙古兵,后在九河建“白王塔”纪念高禾等阵亡将士。傈僳族主要分布在黎明傈僳族乡的黎明、黎光、美乐、堆美行政村,鲁甸乡的安乐、杵峰、鲁甸、新主、太平行政村以及巨甸、石头、仁和、鸣音、石鼓、塔城、奉科、宝山、龙蟠等乡镇高海拔山区。明至清雍正“改土归流”前,境内的傈僳族受木氏土司的统治,狩猎和采集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比重。彝族迁徙相对较晚,多由四川、宁蒗等地迁来,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普米族自称“拍玫”或“拍米”,意为“白人”。玉龙县普米族属于较早迁徙过来的民族,多分布在阳光充足的高坡上,便于打猎采集。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西番“喜居高山……善用弩箭,种荞稗、牧牛羊为生,织褐为衣”。宋末,普米族随蒙古军征大理,部分普米族在县境“留守关塞”,蒙古军赐给普米族部分土地、草场。至1949年,仁和石支村、九河河源村等地均有属于普米族共有的“公山”“公地”。苗族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由贵州省望谟县老雅滩迁入,分布在七河、玉龙、石鼓等地。1949年前,境内苗族多为佃户,生活贫困,迁徙频繁。藏族多从维西等藏区迁入,分布于塔城、鲁甸、大具等高山区。汉族在唐代已有迁入,明代“边屯”军事移民大量涌入,清代设汛塘,汉族绿营兵及其家眷入驻县境,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一部分川籍汉族因逃荒或经商迁入县境。

纳西族《东巴经·祭天·远祖回归记》记载洪水后只剩下“崇忍利恩”,娶天女“衬恒褒白”为妻,生下三个儿子:“一母生下三个儿子,三个儿子讲出了三种话,一坛酒变成了三种味,骑马的方式有三种,穿的衣服有三种样式。”“大儿子成了藏族,去住到了朵啃盘地方。小儿子成了白族,去住到了日饶满地方。二儿子成了纳西人,说要不忘祖先迁徙的来历,一定要按先辈规矩祭祀天地,成为祭天的民族。”多民族长期交往,和谐共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