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更高一级的战略目标——城乡一体化,其要旨皆在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随着世界人口越来越趋于向城市集中,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对象逐渐以城市人口为主。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社会中的政府就是“城市政府”,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政府发展提出全新的诉求:政府必须摒弃农业社会和工业化早期的治理方式,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适应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从典型国家政府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来看,城镇化是推动政府模式变革的重要发动机。无论是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公务员制度的确立、美国“进步时代”的市政改革,还是20世纪末OECD国家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城镇化的兴起有关。
城镇化对政府发展模式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为政府功能的转型和政府职责的调整注入了新的内涵,同时给政府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活动空间。这在外部表现为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其显著标志则是以城市为重心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和更为严格、规范的政府管理。城市是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对政府有着更多复杂的管理与服务需求。对以市政设施、综合服务设施、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等为主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保障,对移民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应急管理问题、食品药品问题等的处理,都对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目前中国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长期以来的二元分割结构所导致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作为中国政府发展的全新阶段,强调以“以服务平衡差距”,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要旨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正是串联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力量和途径。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城市长期主要是作为政治处所而存在,这也是造成中国政府在政治统治方面经验丰富,而在社会管理方面遗产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在过去3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已得到极大推动,农业人口已大大减少,这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支撑性要素:城市是实现现代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环境;城镇化意味着税收增加,政府财力增强;城市是第三产业产生、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理想地带;城镇化带来了中小企业、第三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阶层结构的“智能化”,为培育现代公民提供了基本土壤。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建设则是城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解决包括农民工融入、失地农民安置、弱势群体保障等城镇化进程所引发的若干突出问题。总之,城镇化本身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衍生效应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驶向新的阶段以及政府发展模式的创新开创了重要机遇期,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最新动向与路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