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展望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展望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2020年之前守住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天津市东丽区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在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涌现出了华明镇模式等新型农村城镇化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标杆。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人类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在有效保护好有限土地资源的同时,又能够充分供给建设用地,以保证社会经济迅速、健康的发展,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绕开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土地问题始终都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历史上,由土地问题滋生的社会矛盾从来都是引发周期性政治动荡和王朝更替的基本动因。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有限的土地养活了全球四分之一人口,为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开始面临愈发严重的人地矛盾。也正是由于土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意义,决定了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而在2020年之前守住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然而在“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重压力下,全国各地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却不同程度地普遍陷入了这样一种两难困境。

一方面,土地利用与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旧存在,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造成耕地资源和国有土地的大量流失。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土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土地权利当事人等多个治理参与主体。然而现行“垂而不直”的管理体制,使得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明确的执法权力,土地执法难以到位,严重地削弱了法律应有的权威,“执法难”成为土地管理中一个普遍且突出的问题。如何扭转当前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刹住违法用地之风,有效履行政府的国土管理职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目前引发社会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的诸多因素中,土地纠纷所占比例最大,负面影响最大,社会反映最为强烈,导致的各种社会“并发症”也最多,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公众民主法制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使得很多原本孤立的土地违纪违法案件,经过各种媒介的报道传播,被严重放大,以致迅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土管理部门查处一些典型的土地违法违规事件时,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代表政府应对一场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如果处置得当,则可以帮助政府安稳度过危机,消除负面影响,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如果处置不好,则会加重危机程度和造成更大负面影响,乃至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是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处置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属性,具有了更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敏感性,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的难度。(www.xing528.com)

综合上述分析过程,新时期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由“双保”演变为“三保”,即在保增长、保红线的同时,也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任。天津市东丽区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在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涌现出了华明镇模式等新型农村城镇化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标杆。因此,结合东丽区城镇化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