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发展:美国的经济模式

自由发展:美国的经济模式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随着东北部核心区的辐射作用,以及中西部在自身工业化过程中发散出的支持能力,位于美国经济区划边缘地带的西部尤其是远西部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城镇作为西部开发的先导和主体,典型地反映了区域经济梯级开发的特点。进入20世纪,工业化的发展促使美国城市聚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

自由发展:美国的经济模式

美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在美国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有史以来就已经有了17世纪孕育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1]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其地理位置、人才、设施、市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东北部城市如波士顿、费城、纽约、巴尔的摩等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率先实现了工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内部发达的市场经济既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准则[2]。19世纪下半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随着以钢铁、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鼎盛阶段,向西进军的移民进而将资金和技术带到中西部,开矿建厂,从而推动了一批工业城市兴起,进而形成以综合性城镇与专业性城镇相结合、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城市体系,中西部地区完成了以农业开发或矿业开发为先导,工业化为支撑,城市化为完成的传统开发模式。与此同时,随着东北部核心区的辐射作用,以及中西部在自身工业化过程中发散出的支持能力,位于美国经济区划边缘地带的西部尤其是远西部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城镇作为西部开发的先导和主体,典型地反映了区域经济梯级开发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太平洋沿岸后来居上,成为高科技聚集区,落后的南部也随之异军突起,成为闻名全球的“阳光地带”,至此美国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建设。截止到2010年,美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2.29%,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且区域经济结构经过有重点的开发及重新组合,大致趋于稳定与平衡。

纵观横跨三个世纪的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无论是东北部殖民地时代建成的城市,还是中西部新兴的城市,抑或是后起之秀的南部地区,其贯穿始终的城市化建设动力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而非政府主导,其主导因素始终是内生因素,如产业结构动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等,尤其同土地大规模投机活动密切相关,体现出强烈的内生型特点。“19世纪美国的土地投机正是从正面激励和推动了土地、人口和资本流动的城市化导向,为美国西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贡献了力量。”[3]土地投机商和铁路公司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推动城市选址、规划和营建活动,铁路公司利用铁路修筑和所控制的巨大地产,积极从事所谓的“镇址”投机活动,私人企业与政府一起投资兴建交通设施,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为小城镇与大城市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提供保障,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极大促进了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的城市在原来一无所有的地方迅速发展起来,它们没有历史但有着无限的前景。它们是美国实业家们最早的自然聚集处。当实业家起初出现的时候,他们的主要商品是土地,其次是交通运输。土地权和运输权从政治象征和相传动产转变成单纯的商品,这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现象。”[4]工业化造就了城市化,城市化同时推动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二者的同步发展、相互作用促使美国快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历程相适应,美国城镇体系演化也经历了从单一城镇的孤立发展到城镇群体发展的过程,基本代表了世界城镇体系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规律。美国城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以前的单一城镇发展阶段,由于交通技术不发达,这一时期的城镇规模以步行为限,各城镇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各自呈孤立发展阶段;二是20世纪上半期的城市群(带)发展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各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主要以制造业为纽带的城市带;三是20世纪中期至今的城市广域推进时期,以人口自由迁移和地方政府高度自治为基础,伴随着经济发展、新居民区的形成和工业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郊区化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大量人口、制造业、商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尤其接近中心城市边缘的小城镇转移,使得以往的郊区甚至农村地带得到了城市形态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进一步融合。纵观美国城镇体系的发展和状态,小城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这与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美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地方政府有县、市、镇称谓的区别,县一般以农业为主,面积较大;市、镇是从县逐步分离出来的,三者均隶属于州,很大程度上是地理或社区的概念,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上,而非行政级别和规格。相应地,美国“小城镇”有两个概念,一种叫小城市,还有一种叫小镇,两者都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市”。进入20世纪,工业化的发展促使美国城市聚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城市问题,如城区拥挤、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犯罪猖獗、土地价格高涨等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技术与交通革命的出现,对美国城市化方向性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扩大化、操作流程的流水化作业使企业对宽阔而廉价的土地的需求日益强烈;汽车时代的到来、高速公路网的建立使聚集经济影响向广阔的空间扩散,有力地促进了郊区、小城镇的发展,直接导致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大规模地从城市向郊区迁移;众多企业、中产阶级的到来使得小城镇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在美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下为小城镇获得了为数不少的财政资金,使得小城镇的独立、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小城镇成为美国新一阶段城市化的主要角色,使美国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截止到2010年,美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9个,包括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士顿、菲尼克斯、费城、圣安东尼奥圣地亚哥、达拉斯等,居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达到19188个,数千乃至3万人口的小城市(镇)达34000多个,两者约占城市总数的99%左右,人口总数更是远远高于大城市居民人口。即使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大都会、城市圈或称为城市带也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规模。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城市生态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了著名的多中心地带模式,认为城市具有许多小的中心,每个中心都是一个专业化活动的核心地区。(www.xing528.com)

美国小城镇依其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位于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包括一部分由高科技开发而形成的卫星城,如旧金山市的硅谷。这里环境优美,地价房价相对于大都市较低,而且交通也极其便利,和大都市的联系十分紧密,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这里生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类型。第二类是连接城乡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郊区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一般处于大都市和乡村地区的中间地带,交通比较发达,属于大都市的辐射范围之内,既能吸取又能为大都市补充资源,支柱产业一般是旅游业或者是某一项制造业,具有自身的特色产业和经济优势,因此成为附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本地区发挥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典型如波士顿城市以及周边的小城镇。第三类是作为乡村地带经济活动中心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一般与城市相距较远,地方产业基本以农牧畜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为大都市提供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如牛奶、鸡蛋等,但其市政规划、建设述评、经济条件和环境保护水平都较高,丝毫不逊于城市位于城乡地带的小城镇,西部的一些城镇就属于这种类型。第四类是以林、矿区为依托的小城镇,其经济结构集中于林矿业及地方特产的加工和营销。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美国也逐渐形成了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城镇集群,区域化分工日益明显,其中许多集中在建立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作物的种植、采集、加工一条龙,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深加工链。这种农业生产加工城镇的日益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累积了城镇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也为大城市提供了完善的农产品供应体系,解决了大城市和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粮食问题,提供了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