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路线

解读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路线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宏观形势和客观发展条件的变化,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量态扩充以后,目前正朝着质态提升方向前进,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县级市为结点、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布局,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示范小城镇,最终形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上“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

解读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路线

苏南模式是一种以政府主导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以农村第二产业城市化的模式前进发展[37],通过贯彻“以工建镇”[38]方针,借助现代工业的强力支撑,使新型小城镇不断攀台阶、上水平,以实现质态飞跃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逐步深入,主要包括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所辖的九个县级市的农村地区,以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工业为主要依托,以社区集体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利用当时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通过自筹资金探索和发展了一系列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由于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与强力支撑,原先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实体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工农相辅、工商兼容的经济实体,工业生产成为城镇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引起城镇经济构成的深刻变动。利用非农产业的聚集效应,苏南区域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民间资本,自下而上积极主动地推动了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进而带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实现了苏南区域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化。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各级政府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支持,苏南区域涌现出一批非农人口聚居、产业结构齐全、信息传递快捷、吸纳能力强劲的的小城镇。到1992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县级市周围,随着产业流、人流、资金流的进一步聚集和流转,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素质日益提高,累计共有小城镇421个,整个地区平均41.6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小城镇,有些县小城镇密度更高,达到平均22.6千米就有一个小城镇。如果再算上数以千计的自然村镇,那么苏、锡、常地区差不多每5平方千米就有一个新型小城镇或村镇[39],不仅充分吸纳了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传统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封闭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带动了农民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转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宏观形势和客观发展条件的变化,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量态扩充以后,目前正朝着质态提升方向前进,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县级市为结点、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布局,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示范小城镇,最终形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上“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