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探析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探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托达罗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不仅无法有效吸纳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可能直接造成和加剧城市的失业问题。该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托达罗对城乡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无疑更符合发展中国家中大量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的社会现实。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和实践了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的可行性。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探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不顾本国现实,仅仅着眼于鼓励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规模和速度远远超出了城市工业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结果造成了城市范围内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一事实与刘易斯的发展理论大相迥异。学界和实务界由此认为,单纯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无法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利用,对其城市化进程的质量和持续能力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环境下,美国经济发展学家托达罗提出了自己的人口迁移理论。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是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原因的一种理论[13]。它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失业,而迁移是由人们在普遍失业的前提基础上做出的。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出发,认为引起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差异水平,但这种收入差异不仅与城乡之间既存的差异水平有关,更大部分取决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率,换言之,取决于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顺利就业后可能获得的预期收入。因此他认为农民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收入因素,还要考虑在迁入地获得高收入工作的可能性。托达罗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不仅无法有效吸纳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可能直接造成和加剧城市的失业问题。他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猛增是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造成的,而迁入者的大量增加与城市失业率直接相关,所以真正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和充分发挥,又能促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促进城市工业部门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综合经济,实现城市和农村两个体系,尤其农村自身范围内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该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托达罗对城乡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无疑更符合发展中国家中大量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的社会现实。除此之外,与刘易斯大力主张的人口异地迁移模式不同,托达罗主张通过农村和农业的自身发展,形成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地实现劳动力的人口转移。相比较而言,他的理论无疑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更具可持续性。以我国为例,1978年农业体制改革以后,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农业的生产发展空间,农民获得了很大程度的生产自由权和自主权,激发了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旧体制的松绑也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迁移、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和渠道。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持续升温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农业人口在不同空间地域和产业之间的迁移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由于经济基础底子薄、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起步较晚的现实国情影响,这种现象既包括20世纪80年代农村产业转化升级基础上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产业间转移[14],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包括城市工业部门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具体就我国而言,这两种劳动力转移模式符合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时间和空间领域的现实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既为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前进,又通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为其余的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地转移空间,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既符合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适应了现实国情,走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城市化的特殊道路。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和实践了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式的可行性。

时至今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未到终点,农村、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远远没有被充分配置和利用,城市化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是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和影响因素的复杂化、综合化,但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生价值实现基础上的人口转移仍然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变的重点和难点,劳动力要素配置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何在持续平稳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前提下实现农村人口的“梯级迁移”[15]仍然是我们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注释】

[1]〔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3.

[2]〔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42-396.

[3]〔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5-143.

[4]Bock·J.H.Economics and Economics Policy of Dual Societies as Exemplified by Indonesia[M].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1953.

[5]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M].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 (5):139-191.

[6]Fei C.H,Rains G.A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9):533-565.(www.xing528.com)

[7]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00-101.

[8]〔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8.

[9]〔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

[10]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6.

[11]刘继为,崔松虎.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J].经济视角,2011(2).

[12]郭熙宝,黄灿.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J].河南社会科学,2010(2).

[13]郑兴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与中国“民工潮”问题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14]盛来运.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J].统计研究,2005(8).

[15]方少勇.拉文斯坦移民法则与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J].当代经济,200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