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缓解文化认知差异的方法

缓解文化认知差异的方法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中欧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认知鸿沟,这种认知缺乏和差异与中国的迅速变化以及欧洲对这种变化的不适应有关。中欧之间认知鸿沟的扩大是这场政策转向中最大的牺牲品。图6-2欧盟主要成员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比例图欧洲民意对中国的负面消极认知比例之高,与中欧关系的其他领域在这一阶段取得的发展极不协调。

缓解文化认知差异的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对浙商的发展和生存带来了诸多挑战。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政府间的对话机制建立之前,就有双方文学艺术领域的“中欧文化对话”渠道,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也举办过双边的“文化年”活动。但中欧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认知鸿沟,这种认知缺乏和差异与中国的迅速变化以及欧洲对这种变化的不适应有关。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以2006年10月出台的欧盟对华政策新文件为标志,欧方一改此前对华“无条件接触”的“温存”,转而强调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双方在经贸、政治领域内的摩擦骤然升温,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欧洲传递期间达到高峰,伦敦巴黎等欧洲大城市里甚至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反华示威活动。欧洲的一些主流媒体也不断用负面方式来报道和诠释中国,使中国在欧洲民众中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的扭曲。中欧之间认知鸿沟的扩大是这场政策转向中最大的牺牲品。一些民调数据可以作为中国形象短期内在欧洲急速滑落的佐证。欧盟主要成员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比例如图6-2所示。

图6-2 欧盟主要成员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比例图(www.xing528.com)

欧洲民意对中国的负面消极认知比例之高,与中欧关系的其他领域在这一阶段取得的发展极不协调。同样,尽管根据2011年10月在中国进行的民调显示,中国人对欧盟和欧盟民众有好感的分别为74%和78%,高于中国人对其他国家的好感,但民众对欧盟的认知已发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变化,形成了认为欧洲人对华“傲慢而有歧视”的消极印象,并降低了对欧盟的信任和热情。欧盟方面对华态度的改变和在市场经济地位与军售解禁等问题上的“不友好”行为,是造成中国民众意见消极的直接外因。同时,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中国民众在中欧摩擦过程中对欧盟产生的“认知不平衡”现象,例如,仅有不到10%的中国民众知道欧盟有27个成员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