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效益为目标,形成高质量、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医养结合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旨在以医养结合的生存型养老服务作为核心与起点来整合产业,组合不同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服务产业链条,做大养老产业,并促进不同养老服务之间、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及设施之间的价值互补,进而协调各养老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关系。
1.因地制宜,全面统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城乡之间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政策条件、医疗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不能生硬照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各地政府需要在结合当地的区位环境、经济条件、医养结合服务现状等自身现实条件和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开拓思维,制订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规划。例如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数量多、南北方冬天气候条件差异、部分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风光或是中医养生文化等,这些都是在统筹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在对医养结合产业进行市场化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立足特色,有意识地打造优质品牌,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商业营销模式。在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医养结合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可以尝试与中医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另外,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满足医疗资源、养老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和产业配套。一是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整合,既包括医疗和养老机构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审批、监管等政策资源的整合,打破医疗和养老体系的壁垒;二是医疗资源内部和养老资源内部的整合,例如,养老机构在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时需要综合考虑周边范围内现有的医疗资源,避免某些利用率不髙的科室重复建设,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2.产业互动,供需互动
产业互动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政府和市场调节某些产业实现相互间的共同发展。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互动有利于推动整个养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不同医养结合产业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包括中间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市场互补、资金、劳动力等要素配置关系等。在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同要素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相关产业的互动愈加频繁。在产业化发展路径的构想中,医疗和养老产业起着支撑作用,通过与养老地产、适老金融业、老年文化产业等的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发展,支持其他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医养机构与配套服务供应商之间、医养服务供应商与支持产业之间通过资源依托、产业集群、资本联结等方式形成产业互动机制,促进产业带动、产业融合。在理想状态下,养老与老年人医疗之间的边界将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两种服务可以共用一套系统实现。
供需互动是指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互动。在医养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阶段,需要建立服务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互动机制,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家庭作为医养结合产业中的需求方向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平台或具体服务商提出医养需求并给出反馈意见,在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管机制中都会为需求方开设专门的反馈、建议和举报通道,供方的经营行为需基于需求,因此了解反馈、进行市场调研等互动行为必不可少。供需的有效互动能够扩大医养结合产业的覆盖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快产业化进程。
政府在保证公共财政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投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到投资和经营医养结合相关产业中。目前,医养结合养老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较低,因此多元融资的首要条件是建立合理营利的市场运营和激励机制,出台并落实扶持政策和财政资助,引导多元资本进入医养结合产业。放开医养结合市场,除了传统的医疗和养老机构,应当鼓励多元资本进入到适老金融、老年文化产业等产业中去,提供金融信贷支持、长期照护保险等支持,完善医养结合产业链。在组织经营中,政府将部分养老和医疗责任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移给私人组织,建立起全程合作的公私合营的长期伙伴关系。公私合营模式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运营效率,也可以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保证其“有利可图”。公共部门和企业、社会组织等以合作形式参与到医养结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项目融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一体化机构、建设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在公私合营模式下,政府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大多数的基本医养结合产品,例如基本的照料和医疗服务,对于中档和高端服务,仍是以使用者付费为主,政府以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支持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合理的经济补助。
4.利益互补
产业整合的过程,也是供应商整合资源,不同服务商之间交换资源,从而实现利益互补的过程,是划分养老产业这块“蛋糕”的过程。
(1)利益互补的机理。
提供生存型养老服务的供应商,尽管盈利水平有限,但基本的医疗、护理及生活照料服务能够惠及更多的老年人,培养老年人的消费习惯,集聚更多的养老服务消费者,对于供应商而言,汇集的众多老年消费者就是其重要“资源”;而改善或享受型养老服务营利能力较强,较大的利润空间是另一种价值。医养结合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在产业整合过程中,以“资源”换“利益”,实现利益互补。通过向有条件的老年人出售营利能力强的高层次服务或老年产品,促进服务、产品之间的价值流动、利益互补,从而均衡整个产业链中各节点的利润,保证整体的营利性。(www.xing528.com)
(2)利益互补的方式。
第一,自行丰富服务种类,服务之间利益互补。积累了一定老年消费者,生存型养老服务供应商可以面向其中具备更高消费能力的老人,自行供应营利空间大的养老服务或养老产品、设施,将产业链中更多的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得利益在自己供应的养老服务或产品之间流动,形成互补,从整体上获得利润。
第二,建设供应商平台,供应商之间利益互补。生存型养老服务供应商也可以选择搭建养老服务及产品供应商平台,与其他服务供应商或养老产品、设施供应商合作,引入营利性强的养老服务或产品,推动老年人消费,通过收取一定的平台费用或广告费用,使得产业利益在不同供应商之间流动,从而分享收益、获取利润。
5.产业整合
为了实现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整合,需要多元化经营养老服务产业,多元化是一种开放经营的思路,即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养老服务的层次,不断吸纳合适的养老产品、养老设施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内容,推出服务套餐、组合供给。通过养老服务之间,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设施之间,养老服务与外部产业之间的整合,减少交易环节、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交换、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从而培育更大的养老市场,创造更多的产业发展成果,做大做强养老产业。
第一,养老服务与养老服务整合。在医养结合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体系中,服务层次不同,服务的定位也不同,服务的营利能力也有差异。基本医疗、护理以及生活照料服务是启动养老服务市场、吸附老年人的先导服务,价格较低,覆盖成本即可,不要求营利;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务是在老年人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后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服务,可以稍微提高价格,营利能力有所提高;而文体、娱乐、旅游服务层次较高,供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属于享受型养老服务,定位较高,价格相对较高,营利能力较强;金融、保险、咨询类服务作为支持性服务,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价格不宜过高(表6-2)。
表6-2 养老服务的营利能力分析表
不同的养老服务盈利水平参差不齐,通过整合不同的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之间的价值互补,保证养老服务整体性营利。首先,要先行发展生存型养老服务,基本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服务能够促动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其次,培养老年人消费养老服务的习惯,聚集人气;再次,引导老年人逐步开始消费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作为真正的利润源泉,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有选择地供给高层次及支持型养老服务发展,通过组合供应、优化服务组合,实现服务间的价值流动,提高养老产业整体的营利能力。
第二,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设施整合。养老服务产业是养老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养老产业内部,养老产品、设施既是养老服务供给基础,也是养老服务发展的衍生产品。生存型服务供应商从服务出发,整合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或设施,拓展养老产业链,可以从产品、设施的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介入,参加养老产品或设施生产或供给。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养老设施之间存在价值差,营利能力不同,服务供应商从销售环节介入,可以实现服务与产品之间的价值互补,若从生产环节就介入,还可以减少交易环节、节约成本。老年产品和设施较多,有养老地产、老年食品、老年用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服务供给商应当寻找合适的服务与产品或设施组合,增强营利能力。
第三,养老服务与外部产业整合。养老产业是一个开放的产业,所有面向老年人的服务、产品或设施都可以纳入该产业,养老服务供应商在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应开阔思维,结合地方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将养老服务融合到不同产业中,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间的互惠共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