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和监督体系
要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责任主体的作用,要明确政府责任主体的定位,发挥其对居家养老的导向和扶持作用。首先,政府要制定大的政策框架帮助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可以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政策,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每个具体事项都有明确的政策相佐。其次,在资金方面,政府也要加大投入,上层设计再好,没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好的设想也无法实现。所以为了能在基础设施上保证居家养老能有过硬的硬件和经过严格培训的高素质服务人员,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注入,无论是在人员培养、培训上还是在服务的硬件条件上都应该加大投入,使老年人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再次,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引导和监管。为保证居家养老良性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建立或鼓励一些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成系统的、可量化的、严谨的评估和日常监管。监管对象除了居家养老中心整体的运营,还包括对参与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志愿服务者,日常物品、设备的采买等具体事项。评估则是针对其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否达到标准、服务人员的水平及老年人的满意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由于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应当是一种带有保障性质的基层福利事业,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初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政策制定、制度支持、财政投入和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引入民间资本,发挥市场调节职能
如果单靠政府的投入,居家养老事业很难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公共服务,公共需求的多样化导致目前政府单一供给的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低效率问题。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市场培育机制,通过一些政策的鼓励,以及市场的调节机制吸引一些有意愿加入的企业投入到居家养老事业建设中来,鼓励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同时将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尽量充分调动市场以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协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的注入不仅可以减小政府的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市场培育机制,产生竞争,通过竞争不断刺激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也可以刺激多元化的资本注入。同时加强与志愿团体等各类非营利组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补充财政投入的不足之处,实现居家养老服务日趋专业化、社会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减少浪费。
3.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质量,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稀缺,所以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重手段,才能为我国的居家养老事业提供优质人才。完善人才引进的渠道、政策,可以确保人才引进来并能留得住。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与发达国家、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与我国国情类似的国家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和长期合作机制;制定可行性强的沟通机制、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人才来我国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引进相关人才来我国进行交流、培训、讲座,互相派驻交流学者,先进技术的传授交流、集中问题如何处理,来“以引促动”。相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有长远意义了。毕竟可以引进的人才相对于我国本土自己培养出的人才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我们加大培训投入,自主培养专业人才才能使居家养老事业蓬勃发展、人才资源越来越充盈。我们应该广泛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高等学校中开设专门的老年人心理研究、老年人护理、老年人保健等专门的课程以及居家养老体系研究、老年人发展与社会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大中专院校、技校开设老年人护理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专业、老年人营养学等专业,长期培养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型人才。此外,还要转变年轻人的择业观,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的稀缺,逐步使大众认识到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搭建好就业服务平台,在学生毕业后经过职业资格认定可以直接到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工作,并且政府也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岗位的福利待遇水平,用相对优厚的条件留住专业对口的人才并让专业人才感觉到社会的重视,从而使服务人员能够踏实地、长期稳定地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投身到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中来,积极探索、推陈出新,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4.完善监督评估体系,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系(www.xing528.com)
合理的评估监督体系对可持续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政府可以组成专门的监督评估部门,甚至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科学严谨的评估架构和监督体系,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和日常监督报告。用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衡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合何种养老服务以及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评估监督、针对服务人员的评估监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模式。另一方面,应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系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系,方便监管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同时还有助于经验的积累和问题的发现,减少失误的发生。国家、省级层面要有专项的法律、政策指引,并向地方下派专业指导人员,指导地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划拨专项资金保证居家养老正式服务综合体系的构建。地市级要具体进行监管、督导,建立老年人权益相应的保障机制,基层社区要做好老年人需求、老年人基本情况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
5.形成良好的养老风尚
居家养老服务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就是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各种外界的优质服务对老年人来说也抵不上儿女对自己的孝顺、关心和爱护。中国老年人讲究享受“天伦之乐”,此种对老年人的慰藉和抚慰是任何机构养老服务都无法替代的。来自子女的孝顺甚至堪比“良药”,可以解“心病”,所以监督倡导家庭成员履行义务显得尤为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和传统应大力倡导“孝道”的传承,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政策进行引导,比如,如遇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子女所在单位可以允许休带薪的陪护假,或者通过一些政策鼓励年轻人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等,倡导亲情的力量和影响力。
首先,在理念上应该宣传传统的孝道,营造正向的养老、尊老、爱老氛围,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和良好家风。其次,在制度上给予子女一定的帮助,比如在老人生日当天可以享受半天带薪假,抑或是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适当延长假期使年轻人可以多陪陪家中的老人,而且应该通过政策和引导,相对减轻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可以使其有时间精力照顾老年人。当然还要有法律的约束,当道德无法影响、约束一些不孝顺的子女时,就有必要对一些拒不履行义务的子女予以惩罚,对一些不孝顺或是做出其他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惩戒。
6.鼓励邻里对老人的非正式照料
通过查阅文献等,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国家都倡导邻里对老年人的非正式照顾,我国也可以借鉴。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居家生活中除了子女等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照顾,我们也应该鼓励邻里间的非正式照料。由于离得近,平日里接触多,彼此的脾气秉性相互间就比较了解,老人有些不愿意同子女沟通的问题,甚至可以和非常信任的老邻居聊聊。在中国社会中,“邻居”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邻里关系成为有别于亲缘关系的另一种非常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可以鼓励邻里间多多交流,在老年人独自在家时,可以鼓励邻居多陪老年人聊聊天,一起买菜、遛狗、参加社区活动等,这种非正式的照料也是养老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相对于正式服务,邻里间的非正式照料在精神慰藉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邻里间的陪伴弥补了很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空虚、心理上的寂寞,而且也比较容易及时发现老年人的一些身体问题,有些老年人子女忙于工作不在身边,老年人身体异样自己意识不到,或者自己懒得去医院诊治,这种情况就非常危险,如果邻居在日常接触中发现老年人有何不适之处,及时加以提醒劝说,老年人的很多疾病就能得到及时救治,不会危及生命,这对老年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需要充分遵循以老年人需求为主的原则、以实用为基础的多元化原则、以法治为基础的规范性原则,以医养结合、老有所乐、发挥余热实现老年人身心同步发展为目标,通过明确政府责任主体的定位,发挥政府对居家养老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加强市场培育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正式服务综合体系等,将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进行功能性整合和有效对接,建立全方位、链条式、义工化、多功能的现代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