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问题

解决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还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养老院及专业老年人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同时护理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护理需求。对此,推进养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的老年人护理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养老产业走上规范发展之路是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解决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问题

1.养老产业相关制度不完备

养老产业发展初期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良好的政策可以给社会力量提供正确导向,又能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近些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文件规范了养老服务机构的税制,鼓励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了与养老产业相关的政策安排。尽管我国针对养老产业的政策出台较多,但是这些政策文件大多数处于原则性规定层面,缺乏具体的与之匹配的实施政策,而政策中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又面临着落实难的现实问题。虽然加大了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缺少专门的立法颁布,没有完善的发展政策和细则,不利于养老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和快速发展。而我国现阶段养老产业配套政策的不健全,导致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2.养老产业未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养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供求失衡主要体现在现有的供给满足不了养老的需求,供给不足和供给相对过剩并存,潜在需求大但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等方面。截至2010年我国老年市场需求达到1万亿人民币,而市场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产值尚不足1000亿元,市场缺口巨大。以养老床位为例,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为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万张床位才能满足现有需求,而现有的养老床位仅有250万张左右,缺口达到现有的2倍还多,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还存在着供给相对过剩的问题,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与老年人区域分布不匹配,仅就整体性布局而言,我国养老产业与机构在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对其功能、服务以及地点等因素予以综合全面的考虑,前期调研不充分,最终导致区域规划不科学,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入住率高,“一床难求”;郊区条件好、规模大的养老院由于位置原因长期入住率低,且郊区养老机构需求远低于供不应求的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的规模及结构与地理位置严重不协调。此外,养老机构差距过大也造成了供给的相对过剩,且有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实际运作中,基础设施好、服务质量高的养老机构通常价格昂贵,大多数老年人难以承担,而价格便宜的养老机构往往基础设施差,服务又落后,难以保障老年人的需求。

现有的城区养老院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新建的养老院一般都位于近郊区域,对于城区老年人群体而言,入住郊区养老院意味着与家人产生一定的地理距离,再加上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对老年人来说无论是回家还是购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相比较于城市,农村地区所开办的养老院更是存在着条件差、规模小、数量少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养老机构的前身主要是乡镇敬老院,相关政府部门没有立足现实需求针对其开展统一完善的指导与规划,养老机构之间发展水平不一,特别是有些地区依然将GDP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进一步加大了养老机构的划地与审批难度。除此之外,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老年人群体的消费观念还比较陈旧,还是倾向于将财产用来传给后代、应急治病,再加上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群体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方式,导致机构养老的有效需求不足。《养老机构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量仅占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3%,养老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3.养老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个性化需求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中,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仍是居家养老,社会提供的机构养老和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很多社区养老服务还只负责老年人日常照料服务,仅能提供社区老年人活动室,甚至连老年人生活中最基本的用餐及给药服务等都无法确保服务品质。而近年来涌现出的“医养结合”的医院办养老院、养老院增设诊所以及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候鸟模式”等,仅仅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并没有因地制宜地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专业化水平较低,养老服务观念陈旧,仅仅能提供最基本的日常护理服务,且所提供的日常护理服务也毫无特色可言,严重滞后于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养老行业整体薪金水平低,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低、专业技能有限、服务意识差,缺乏职业素质高的专业护理优秀人才,导致老年人很多现实需求根本无法得到满足。由于资金来源和资金供给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差,甚至有些是闲置仓库厂房、原有的陈旧养老设施翻新的,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差、服务和管理水平缺位等严重问题。除此之外,我国还有部分养老机构没有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实际需求,导致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出现了没有老年通行道、楼内楼梯狭窄、墙体提示标语不显著、走廊两侧未设置双面扶手等问题。在实际运营中,已经意识到现有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设施不达标,但由于资金不充足无力进行养老机构的重新改建或扩建。

此外,由于养老产业的微利性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需要确保科学且持续的长期资金投入,而且要对经济波动和人事调整等方面因素予以有效地控制,需要给予养老产业政策优惠和辅助,积极开展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养老产业中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而恰恰相反的是现实与理论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养老市场的各方面条件都没有和养老的产业化发展完全匹配。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所采取的模式基本雷同,毫无特色可言,在专业人员、服务价格以及地理位置等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民办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

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还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养老院及专业老年人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同时护理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护理需求。全国老龄办专题研究显示,整个行业中有需求的老年人数与相应的就业人员按照10∶1的比例计算,预计2020年仅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就需要至少650万服务人员。对此,推进养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的老年人护理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养老产业走上规范发展之路是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www.xing528.com)

4.养老产品、养老服务严重不足

养老产业虽名为“朝阳产业”,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产品供给上严重不足。当前我国所提供的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主要以家政服务、老年人口基础性消费产品为主,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数据,韩国在2009年养老服务业总产值已经高达27万亿韩元,日本预计2025年养老服务业产值将达到7000亿美元,我国在2014年末养老金结余金额3.5万亿元,而我国每年所能提供的适老产品价值不足1000亿元,供需缺口巨大。

5.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水平比较低

我国按照目前老龄化程度至少需要约1000万名护理人员,而实际从事养老服务的就业人员仅有20余万,其中考取资格证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更是仅有2万余人,社区就业人员仅占就业总数的3%,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养老社区,社会养老服务业整体落后,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纵观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机构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从事照料护理工作的多为进城务工的中年妇女。根据走访的养老服务机构,从业者中下岗职工和农村务工人员占到了7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20%,其中具有专业护理技能的更是只有8%左右,而40岁以上人员占到了64%。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低、专业人员缺乏,严重影响了养老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高层次要求。加上养老服务行业整体薪金水平比较低,我国传统思想认为照顾人的行业低人一等,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而现有的工作人员仅仅能提供日常的生活照顾,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关怀,影响了整体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

6.没有形成完备的养老产业链,产业带动和辐射效应不明显

养老产业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如果发展得好,能直接拉动老年用品生产、老年旅游、老年金融理财、老年文化等相关行业发展,还能对上下游如建筑、机械、家电等行业有带动作用。但我国目前养老产业仅能提供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比如老年理财等的企业和机构几乎没有。而且养老产业间各环节分散、独立,未形成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进入养老产业的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注重短期利润的获得而忽视长期研发的投入,养老产业上游的研发设计机构数量稀少,缺乏产品的自主研发,核心价值低,使得在整个领域处于附属的地位,影响了养老产业发展的后劲。在整个产业链核心的中游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技术含量低、服务态度较差。养老产业链下端的营销与物流服务环节,由于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品牌意识差,直接影响了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7.商业保险介入养老保障体系力度不够

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明显,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社保基金缺口逐年增大,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逐年增大。而我国虽已形成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体系,但依然存在养老金缺口大、保障水平低、地区差异性明显、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人口经济学研究指出,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由30%社会养老保险资金、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个人理财综合组成,并提倡老年群体在享受社会保障的同时,积极选择其他投资方式进行理财来维护和提升晚年的生活品质。我国目前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本身隶属于养老产业范畴内,但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保险推广的深度和密度。在家庭养老方面,由于家庭养老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需要政府庞大的财政支出,而目前支持家庭养老资金来源的金融产品虽然存在,但社会影响力差、形式比较单一,机构养老建设资金来源方面,我国正在逐步引入民间资本、商业保险来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但是收效甚微。资金短缺、商业保险发展不完善是造成我国养老机构普遍设施较差、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