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全新的思路对社会转型期以来的国内外应急事件进行梳理,运用系统分析法归纳应急动员概念的相关要素、排列结构和社会功能,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拓展。
2.在深入研究转型期重大应急个案的基础上,巧辟应急动员这一新颖视角,系统性地研究风险社会视域下应急处置与动员的过程及其历史演进逻辑,在研究内容上有新颖之处。
3.突破以往“对社会动员”的传统研究框架,注重在风险社会视域下,以疏导社会、参与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由社会动员”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力求拓荒。
【注释】
[1]《解析“习近平执政风格”之一:直面问题的强烈忧患》,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年12月29日。
[2]第一、二种见解的描述参考了武汉理工大学邓万春博士的相关研究(具体参见邓万春:《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邓万春:《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理论导刊》2009年第1期。)
[3]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理论前沿》2003年第21期。
[4]杨福忠:《从社会动员能力看当前国家同农民的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5]林伟京:《转型时期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实效下降的原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6]参见孙立平、晋军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转引自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8]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9]转引自马明洁:《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10]张虎祥:《动员式治理中的社会逻辑——对上海K社区一起拆违事件的实践考察》,《公共管理评论》(第5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5页。
[11]邓万春:《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05页。
[13]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4]Hermann,Charles F.ed.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Free Press,1972.p.13.
[15][美]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6]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s.Coping with Crisi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p.10.
[17]Banks,Kathleen F.Crisis Communication:A Casebook Approach.New Jersey:Lawrence Erlubaum Assosiates,1997.(www.xing528.com)
[18]Lerbiger,Otto.The Crisis Manager: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New Jersey:Lawrence Erlubaum Associates,1997.
[19][美]提莫斯·柯姆斯著,林文益、郑安凤译:《危机传播与沟通》,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20]Quarantelli E.L.,Dynes Russell R.,“Response to Social Crisis and Disaster”,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3,1977,pp.23-49.
[21]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22]刘刚:《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3]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4]如薛澜就认为“罗森塔尔的定义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危机这个概念的内涵”。(参见《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5]参见吴景亭:《战争动员》,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页。
[27]杨龙的观点认为西方学者对社会动员的理解有多种角度(详见杨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这两种(广义的和狭义的)理解应该是在概括西方学者的理解,但事实上这一理解可以推而广之,对国内外学者也都适用。
[28][美]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经济发展》,《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
[29]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30]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31]参见陈叶纪:《社会动员的要素、运作方式与特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第3期。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3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34]乔世东:《社会资源动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5]王生博:《作为政治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从结构主义到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6]乔世东:《社会资源动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7]参见章友德、周松青:《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社会》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