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性偏差行为初步问卷编制与试测结果分析

建设性偏差行为初步问卷编制与试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证题目的准确性与可读性,邀请了两名企业管理专业的专家针对建设性偏差行为的概念进行条目的修改与删除,最终缩减为30个条目构成的建设性偏差行为最初始的问卷。(五)试测选取江浙沪等地的企业员工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3份,剔除未作回答、及不按要求填答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样本39份问卷,有效率为78%。问卷填写完毕后,研究人员随机对其中6名员工进行回访,要求他们对问卷可读性进行评价。

建设性偏差行为初步问卷编制与试测结果分析

(一)文献研究

在检索国内外建设性偏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建设性偏差的概念内涵并抽取反映建设性偏差行为内容的具体条目,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建设性偏差行为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和开放式问卷题目。

(二)深度访谈

为了深入了解建设性偏差行为在企业实际情境中的具体表现,研究者选取江浙沪等地区的23名企业员工(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与BEI关键事件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访谈主持人将建设性偏差的概念呈现给受谈者,并提供具体例子。在被访谈者明确了解访谈主题的基础上,请其回忆工作中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建设性偏差行为事件。主持人根据交谈内容适时加以追问,例如:“具体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等。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资料,并筛选出描述清晰的建设性偏差行为事件,共获得84个条目。

(三)开放式问卷调查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大量地、系统地收集建设性偏差条目。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建设性偏差行为内涵的界定,本研究对建设性偏差行为进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绍:“每个组织都有各类规范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刻板地坚守规范会给组织带来损失,而违背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甚至有利于组织解决问题,增加效益,组织管理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建设性偏差。”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如下题目“请您详细描述做过哪些建设性偏差行为(出于好意的违规行为)?您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请尽可能多的例举。”(详见附件一)(www.xing528.com)

开放式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选择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对有效问卷中的建设性偏差条目进行统计,删除语义不清、含义明显偏差的条目,共获得313个条目。

(四)预试项目整理

将查阅资料、深度访谈与开放式问卷获得的条目进行汇总,获得了一个包含407个条目的项目集合。研究者首先合并明显重合的条目,剩余243个条目,然后与两名企业管理方向的博士生进行讨论,进一步合并重复内容,删除语意不清的题项,修改多重含义的题项,经过对项目频数的统计,删除偶尔被提及的条目。为了保证题目的准确性与可读性,邀请了两名企业管理专业的专家针对建设性偏差行为的概念进行条目的修改与删除,最终缩减为30个条目构成的建设性偏差行为最初始的问卷。

(五)试测

选取江浙沪等地的企业员工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3份,剔除未作回答、及不按要求填答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样本39份问卷,有效率为78%。填答问卷的过程中,要求被试仔细阅读初始问卷中的条目,并标记出描述不合适、表述不清晰或不易理解的地方。问卷填写完毕后,研究人员随机对其中6名员工进行回访,要求他们对问卷可读性进行评价。最后综合上述信息调整了部分条目的用词表达,删除两个被试难以理解的条目,最终形成包含28个条目的建设性偏差行为问卷作为下一阶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研究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