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知识界内部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越来越强烈。[35]这些批判有些来自经济学家内部,如克鲁格曼(2009)撰文批判了个体理性和完全市场,认为经济学家用精巧的数学模型将这些假设包装起来并奉之为真理。罗默(2015)批判了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并指出“数学滥用”使经济学家“没有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些批判来自经济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家福凯德(Fourcade)(2015)认为经济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是含糊不清的。哲学与宗教学专家莱维诺维茨(AlanJay Levynovytzd)(2016)批评经济学家的预测能力,并质疑经济学家痴迷于数学及与之相关的逻辑。这些批判文章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反思,如陆蓉、邓鸣茂(2017)通过回溯经济学引入数学的历史以及数学的作用,讨论了“数学滥用”现象。李金华(2018)从数理经济学内在特征分析了这一现象。这些批判和反思的焦点集中在“数学滥用”现象上。但无论是“数学滥用”现象本身,还是与之相关的假设缺乏现实性、预测不准确都已经涉及了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理解。
作为占据当代经济学主流位置的实证经济学,曾经在推动经济学的科学化中作出巨大贡献,它依托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想,逐步使经济学远离形而上学,避免探讨无意义的重言式。实证经济学自身的发展与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紧密相关,但是实证主义哲学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实证经济学的发展。本文通过揭示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影响,对实证经济学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阐述实证经济学思想的演进历程,特别是着重讨论早期的实证经济学思想。二是说明实证经济学的知识困境,即归纳法在逻辑有效性上的局限,妨碍了实证经济学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三是在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立场上,讨论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的实证经济学方法如何应对实证经济学的逻辑困境,指出弗里德曼的实证方法是彻底的证伪主义,萨缪尔森虽然也受到波普尔的影响,但是其实证方法具有证实主义的色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