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循因果规律的非意图后果分析——以货币为例

遵循因果规律的非意图后果分析——以货币为例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非意图后果”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货币的产生,并非是社会共同协定的结果,所以它不像社会保障制度那样,可以明确分析其成因。对非意图后果的研究,确立了门格尔两个基本的研究特点,一是对个体的重视,从个体出发,推导社会性的经济现象;二是一切遵循因果规律。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因”指的是人的意图或目的,而这个人指的是单个的、活生生的个体。

“非意图后果”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货币的产生,并非是社会共同协定的结果,所以它不像社会保障制度那样,可以明确分析其成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很难理解的,人们用自己所携带的商品交换没有任何用处的商品货币,这似乎与人的自利原则相违背。但是门格尔通过分析指明了,人们物物交换是如何演变为货币交换的。

在物物交换的市场中,每个人携带自己产出的商品,等待或主动与人交换。可是在市场中,他一时很难找到既需要自己东西、同时交换物又是自己所需要的买家。这时,聪明的交换者为了便利,会选择先交换来市场中最易交换、人们需求最多的商品,也即可售性(marketabylyty)较好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人们可能需求比较大、较易出手的商品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随着市场越来越认同这样的行为,可售性好的商品成为了某种交易媒介,这样货币就产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间,货币的产生并不是人们设想出来的,但是个体出于早点儿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并早点儿得到自己需求的商品这个自利的目的,先去交换可售性好的商品,然后再交换自己需求的商品,随着这种做法在市场中广为接受,这种做法成为了某种习俗,货币就形成了。在这里,货币并非人们自利行为的直接产物,但是人们的自利行为却在无意间促进了另一种对社会有利的结果。这就是非意图的后果。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门格尔从单个个体的意图—手段出发,推导出了从表面看没有任何意图的社会性结果。对非意图后果的研究,确立了门格尔两个基本的研究特点,一是对个体的重视,从个体出发,推导社会性的经济现象;二是一切遵循因果规律。他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来说:(www.xing528.com)

可以通过将它们还原至其组成因素,即还原至其因果关系中的个体因素,通过探究由这些因素一步一步形成这里所讨论的人类经济的这些复杂现象的规律,来获得对这些现象的理解。[27]

“因果”两字虽然简单,但是包含着门格尔所能想到的丰富含义。因果既指明了一种逻辑关系,同时“因”还说明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即事物的性质,没有这个因就不会产生果,社会现象的并存与相续,就无从谈起。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因”指的是人的意图或目的,而这个人指的是单个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构成了门格尔方法论最重要的基础,所以他在其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一开篇就指出:“一切事物都受因果规律的支配”。[28]这成为他以及后来的奥地利学派在经济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信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