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促进效率与公平

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促进效率与公平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是完善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

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促进效率与公平

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建立公平竞争、公开透明、有序运行的要素市场,是决定初次分配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在初次分配阶段,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减少政府对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的干预,减少寻租性收入机会。政府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发挥自身作用,依法建立统一的、规则清晰的要素市场,消除体制性壁垒,降低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进行市场监管,保障以市场公平、有序运行来引导各主体、各部门对流量收入、存量财产增长的合理预期。

2.完善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体系[6]

一是完善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完善税费减免和公益性岗位、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加快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推进农业产业化,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多渠道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二是完善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完善房地产租赁市场,丰富并普及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统筹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三是推进土地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使用方式,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四是完善知识和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制定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实施细则,通过分类施策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促进科研人员增收政策落地生根。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要素定价和转移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www.xing528.com)

五是完善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重视企业家管理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构建能够激发企业家才能的薪酬市场化评价和分配体系。对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在限高基础上,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当期业绩和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同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六是完善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策。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出台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建立促进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丰富数据产品。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实施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3.完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的政策体系

一是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已经市场化的非公有制部门,在法制框架下充分尊重其工资制度的自主性,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落实劳动合同法,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是加快推进国有和垄断行业改革,健全科学国企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负面清单制度,降低行业进入门槛,加快放开铁路石油电力电信等国有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保证民间资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

三是健全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分级分类的工资分配政策。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善公务员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健全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优化工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