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结论
本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主要特征,基于对标准化战略、标准化阶段、标准化影响因素与相关能力、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等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评价,运用标准经济学、资源基础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中小企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标准化合作模式与标准研发能力,并且利用相关案例和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利用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和管理建议。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标准化的发展,是企业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小,所掌握的资源与所具备的能力也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尽管标准作为指导市场生产与服务规范的要求,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标准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与高额收益,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复杂、高投入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随着标准在技术与经济活动中的影响日益增强,受企业内部领导者决策,创新需要、利益驱动与外部市场需求,竞争压力与政府扶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了标准化中。通过推动标准化实现,中小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得到了优化,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在外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企业与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小企业选择的标准化合作模式不同。标准化实现对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使得单一的中小企业难以独自完成标准的制定,与其他企业、组织开展协同合作,就成为解决资源与能力限制的有效途径。从标准产业链的视角出发,中小企业的标准化合作模式有横向合作、纵向合作以及混合合作等,且不同合作模式的作用有所不同。中小企业在企业与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依据企业与产业所具有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标准化合作模式,不仅能满足标准化实现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3)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研发能力推动标准化实现。标准化的最终实现,所需完成的研发任务有标准技术的研发与标准产品的研发等。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在标准化中的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数量对企业制定的标准数量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且相对于专利产出,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对标准化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如果要使标准化活动在企业得到更好的推动,中小企业就需要合理的运用研发能力。
2.创新点
(1)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围绕中小企业标准化的问题,现有文献更多是从标准对中小企业创新影响,中小企业标准化实现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但中小企业标准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本书在分析中小企业与标准化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对中小企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合作模式与相关能力进行了研究。(www.xing528.com)
(2)结合实际案例与面板数据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关于中小企业的标准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都集中于理论层面的研究,缺乏实际的案例或数据对相关理论进行佐证。本书在构建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后,以成功制定国际标准的山东昊月新材料有限公司与211家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利用昊月公司以及211家上市中小企业的企业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万方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渠道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在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构建的中小企业标准化建设理论框架进行验证与完善,使整个研究做到有理有据。
(3)结合企业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动态的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协同合作作为影响标准化实现的重要因素,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静态的角度对标准化企业间合作进行了研究。标准化的企业与其所处的产业都处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与产业所呈现出的特征有所不同。对企业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中小企业标准化合作模式的研究,不仅保障了标准化资源的需求,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书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动力机制、合作模式与相关能力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结合典型企业的案例研究和211家上市中小企业实证检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然而,由于标准数据本身的特殊性,不能直接与国民经济数据匹配,相关企业的微观数据可得性也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一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人将沿着论文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方法,在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应研究。这些问题包括:
(1)由于资源与能力的限制,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往往可能较单一,这也导致了不同的中小企业在标准化中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不加区别的对中小企业标准化进行研究,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未来可以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标准化进行研究。
(2)在对企业标准化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的时候,本书根据一定程序选取了211个样本企业,8年的观测值也有1688个之多,基本能够保证实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但没有对样本企业进一步进行行业细分,不能够看到行业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未来可对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对标准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